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读荆轲传作六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dú shū jī jiàn wèi cuō tuó , rú yǎ piān yú kāng kǎi duō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读书:学习知识、技能等。
蹉跎:(动)光阴白白地过去:岁月~|一生~。
儒雅:(书)(形)学问精深,气度雍容。
慷慨:1.志气昂扬。2.大方而不吝啬。
击剑:双方用剑对劈或对刺,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读书击剑未蹉跎,儒雅偏于慷慨多。
岂有先生非乐毅,何曾太子识荆轲。
燕风已起离骚赋,楚调如追易水歌。
壮士至今犹发指,寇雠长枕报秦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