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阳尉耿传惠新栗

金行气已劲,霜实繁林梢。
尺素走下隶,一奁来远郊。
中黄比玉质,外刺同芡苞。
野人寒斋会,山炉夜火炮。
梨惭小儿嗜,茗忆麤官抛。
此焉真可贶,遽尔及衡茅。

作品评述

《尹阳尉耿传惠新栗》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色的秋天,气息已经强劲,
霜已经结实了茂密的树梢。
我骑着白马,离开了城隍庙,
带着一篓新鲜的栗子来到了远郊。
栗子的内部黄色像玉一样美丽,
外面的刺和芡实一样紧密。
在野人的寒斋里,我们聚会,
山炉中的夜火熊熊燃烧。
小孩子们喜欢吃梨,我却怀念
曾经在官场上抛弃的粗茶。
这样的事情真的值得庆贺,
突然间我想到了衡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在乡村的一次经历。诗人骑着白马离开城隍庙,带着一篓新鲜的栗子来到了远郊。诗中的金色秋天和结实的树梢,以及栗子的黄色和外部的刺,都展现了秋天的丰收和丰富多彩的景象。

诗人在野人的寒斋里与他们聚会,山炉中的夜火熊熊燃烧,给人一种温暖和欢乐的感觉。诗人提到自己怀念在官场上抛弃的粗茶,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回忆。

最后两句“这样的事情真的值得庆贺,突然间我想到了衡茅”,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经历的赞美和庆贺,同时也暗示了对衡茅的思念。衡茅是指衡山和茅山,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在乡村的经历,表达了对丰收和朴素生活的赞美,以及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鸾舆五月幸龙冈,宣唤新声促晓妆。拨断冰弦秋满眼,塞天云碧草茫茫。

外家多积床,绝叹户曹贤。阴德神能告,潜光世更绵。龙泉依古寺,马鬣近封阡。欲篆苍崖古,惭无笔似椽。

江涵落日。风转飞帆急。问讯蛾眉好在,无一语、送行客。闲情眠未得。倚窗消酒力。却怕鱼龙惊动,且莫要、夜吹笛。

芳树已寥落,孤英尤可嘉。可怜团团叶,盖覆深深花。游蜂竞钻刺,斗雀亦纷拏。天生细碎物,不爱好光华。非无歼殄法,念尔有生涯。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清池养神蔡,已复长虾蟆。雨露贵平施,吾其春草芽。

白苹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

翠袖佳人倚竹诗,昔人比兴乃陈辞。我今顾欲求真相,绿萼梅花并竹枝。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指点云间数点红,笙歌正拥紫髯翁。谁知爱酒龙山客,却在渔舟一叶中。西阁珠帘卷落晖,水沉烟断佩声微。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

曾对君王已放还,何须当道把渔竿。使轺将宿人将避,拗折渔竿趕入山。

雨中渔艇一声歌,夹岸青林照碧波。跃马更谁思往事,红尘千丈奈人何。

离樽闻夜笛,寥亮入寒城。月落车马散,凄恻主人情。

徼虫亦可伤,何事苦争强。百胜终归死,一秋空自忙。吟残庭际月,冷怯草根霜。不入儿童手,谁能较短长。

浮世期云尽,清都位欲传。秉珪徒请命,脱躧遂登仙。遗泽流天下,重光照柩前。几时来甲观,更待一千年。

袖寒倚修竹,暗起着人香。联影黄昏月,亭亭上璧珰。

吟兴终依异境长,旧游时入静思量。江声里过东西寺,树影中行上下方。春色湿僧巾屦腻,松花沾鹤骨毛香。老来何计重归去,千里重湖浪渺茫。

当机突出鸭吞螺,奈此悬崖峭壁何。等是苏溪蹲坐处,且非苍桧影婆娑。

胡子蜀中士,受公知更深。不惮三巴路,欲成仁者心。伊昔韩门士,籍湜蒙赏音。勖哉今胡子,愿无愧郑林。

胸中行脚事分明,亲见芙蓉缀晚英。黑马踏霜元不迹,白鱼吹水了无声。投机曾弄无须锁,出手相扶折脚铛。去米去沙还未可,要须偏正竝头行。

吾友黄编修,用不究其挟。有子傅父书,潜心泣麟业。胸中石渠胜,笔底秋鹰捷。蟾兔赠一枝,衣钵续四叶。不应千里来,乃欲一揖别。恰当新酒熟,幸与故人接。细酌且短檠,软语更长铗。去去谒九扉,天路看高蹑。

历览宜阳道,披轩临朔风。地疑尘世外,人尽画图中。岩曲疏钟答,村前小彴通。水烟寒更白,山气晓微红。游宦真浮梗,流年似转蓬。长怀无所寄,尽日送归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