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

田田抗朝阳,节节卧春水。
平铺乱萍叶,屡动报鱼子。

作品评述

《荷叶》是苏轼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田田抗朝阳,
节节卧春水。
平铺乱萍叶,
屡动报鱼子。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荷叶的景象和动态。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荷叶在朝阳下的形态,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荷叶漂浮在春水中的美丽景象。荷叶平铺在水面上,犹如乱落的浮萍叶子,荷叶在水中轻轻动摇,不断传递着水面上鱼儿所产下的鱼卵的消息。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荷叶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首句“田田抗朝阳”,展现了荷叶的茂盛和坚韧,荷叶如田地一般广阔,勇敢地对抗朝阳的照耀。接着,“节节卧春水”,诗人运用了重复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荷叶在春水中平铺开来的景象,给人以平静、宁静的感受。

诗的后两句“平铺乱萍叶,屡动报鱼子”,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荷叶在水中轻轻摇曳的状态。荷叶如平铺的浮萍叶子一般,随着水面的涟漪,不断地摇动,同时也传递着水面上鱼儿所产下的鱼卵的动态。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荷叶的形态和动态,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通过对荷叶的细致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精湛的描写技巧,使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妙和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西江十一州,我所历者半。纷纷墨绶徒,十有九顽懦。使者金闺彦,用意人物中。见我辄询我,称旨不数公。我时官白下,与公未相识。何以知其然,鸡犬相接迹,无何困流转,卒岁下风趋。看其日所为,自喜言不诬。人皆竭民脂,我独求民瘼。上官虽喑呜,民气得和乐。体用夫何如,动静

前有裴马,后有卢李。

十载孤怀郁不开,二年谈麈得重陪。亦知久聚难为别,纵复相逢有此回。野老共遮骢马路,仙翁合管凤凰台。慈湖相见如相问,已约钟山探早梅。

才到朝廷被论归,孤忠幸有九重知。神医能识未苏病,国手难翻已败棋。四海争传治安策,诸公如在太平时。老夫怀抱缘何事,未到秋来早自悲。

幽人一床书,不肯睨侯伯。领会有真乐,未厌四立壁。平日太玄经,看人五鹿客。今代元紫芝,独未觇颜色。向来萦清梦,倏喜得亲炙。一洗衰俗耻,满腹志原毕。

经学高余子,躬行慕古人。儒风三叶秀,和气一门春。台岭渐摩久,铜官抚字均。庠东亡二老,凝望倍沾巾。

数月卧城郭,兹晨历郊原。林莺语声近,陂鹭背影翻。稻栽已遍亩,桑采无剩园。因行一欣尔,送友重惘然。

郡斋何用酒如泉,饮德先时已醉眠。若共门人推礼分,戴崇争得及彭宣。

雨后江山绿,蝉声若唤人。岩花随处发,官柳首行新。风月充三益,林泉是四邻。杖藜林下去,且作自由身。

天涯重九。独对黄花酒。醉捻黄花和泪嗅。忆得去年携手。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

南岩路最近,饭已时散策。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获。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

放四大,莫把促,本无毫发堪依托。地水火风亦假名,十二缘生如兔角。

春事曾看满眼花,楼高不见玉人家。峡云梦断无消息,想像红裙踏雁沙。

孰谓拙者鸠,已厌不可弹。吾寒方病雪,尔何雪自唤。寒城千万家,什伍赤两骭。通衢结沮冰,走指堕或半。门闭市无人,灶冷烟不爨。俗以雪为贺,我独雪之叹。富贵宜为忧,不忧亦何患。

临池苫盖钓鱼庵,却笑温生起水南。林下休官谁见一,岁寒取友不过三。点黄岂有眉间喜,坚白都无舌本谈。柱下首阳孰工拙,东方元未识夷聃。

孝友生来闾里推,外家双阙蚤知师。历官惠爱今龚遂,律己廉隅古伯夷。四郡声称如昨日,十年闲退未衰时。老成德望嗟难继,笳鼓原头泪满颐。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饥止一簟食,渴止一壶浆。出入止一马,寝兴止一床。此外无长物,于我有若亡。胡然不知足,名利心遑遑。念兹弥懒放,积习遂为常。经旬不出门,竟日不下堂。同病者张生,贫僻住延康。慵中每相忆,此意未能忘。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秋来未相见,应有新诗章。早晚来同宿,天气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

千年支许事如新,欲作前游漫历旬。雨带黑云障俗客,猨呼飞鸟伴幽人。从容剧论知何日,感激佳篇慰此辰。四海声光非凿齿,道安名重若为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