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遗书

政革秦馀暴,文兴汉德优。
中经虽并集,逸典更旁求。
使节褒遗训,儒林补大猷。
家无藏壁恨,人弭挟书忧。
深穴资遐览,燃藜伫对雠。
因斯流略盛,终古冠缇油。

作品评述

《求遗书》是宋代文人宋庠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珍视和追求,以及对时代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忧虑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政革秦馀暴,
文兴汉德优。
中经虽并集,
逸典更旁求。
使节褒遗训,
儒林补大猷。
家无藏壁恨,
人弭挟书忧。
深穴资遐览,
燃藜伫对雠。
因斯流略盛,
终古冠缇油。

诗词的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追溯和思考为主题,以及对时代变革和知识传承的关注。诗词开篇提到政治革新后,秦朝暴政的余孽还未完全清除,但文学兴盛和汉朝的德行优秀。接着,诗人表达了他对经典文化的珍视,虽然经书已经广泛流传,但他追求的是那些更为隐秘的典籍。

接下来,诗人谈及使节们对经典文化的赞赏和教诲,以及儒林学者们对国家大政的修补。这表明作者希望能通过对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学习,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时代局势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他提到自己家中没有收藏经典文献的墙壁,暗示自己对无法拥有这些宝贵知识的遗憾。他还提到人们为了争夺和掌握这些书籍而产生的焦虑和忧愁。

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他为了获取这些珍贵典籍而深入地挖掘地下的洞穴,用藜草燃烧作灯光,与困难和敌对势力斗争的场景。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知识的珍视程度和不畏困难的决心。

最后两句表明经典文化的影响是如此广泛和持久,以至于流传至今,冠绝古今。"冠缇油"指的是古代传统的文人冠冕,象征着古代文化的崇高地位。

这首诗词通过对经典文化的讴歌和对时代变革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它呈现了宋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知识传承的责任感,同时也反映了对于时代变革和社会动荡的思考和担忧。

作者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岭南万里归来客,颍上六年多病身。未死谁言犹有命,长闲岂复更尤人。眼看世事知难了,手注遗编近一新。点检平生无几恨,浊醪初熟正逢春。

神鹊神鹊好言语,行人早回多利赂。我今庭中栽好树,与汝作巢当报汝。

危亭临霁景,金碧迥纷纷。天映中原气,山横万古云。夕阳寒未敛,孤鹜远犹闻。俯仰怀前哲,清樽为苾芬。

续命彩丝登茧馆,长生金籙献琳宫。百灵拱卫天居峻,万国欢康帝业隆。

禁鼓三敲,参旗初挂阑干角。浅屏疏箔。夜气侵衣薄。_乃吴歌,艇子当溪泊。休休莫。五湖烟浪,不是鸱夷错。

数当今人物,问谁似,玉堂仙。但苏子才名,居中未几,补外何偏。天公意深有在,要周流、海内作师传。万古斯文正脉,一生前圣遗编。胸襟理胜自超然。虽老未华颠。念厚禄崇资,真成大耐,何计荣迁。心期岁丰民乐,更公庭、无讼酒如川。唤取梅花为寿,看他老桧千年。

人言别有洞中仙,洞里神仙恐妄传。若俟灵丹须九转,必求朱项更千年。长年国里花千树,安乐窝中乐满悬。有乐有花仍有酒,却疑身是洞中仙。

西风渺渺月连天,同醉兰舟未十年。鵩鸟赋成人已没,嘉鱼诗在世空传。荣枯尽寄浮云外,哀乐犹惊逝水前。日暮长堤更回首,一声邻笛旧山川。

人生不满百,一别费三年。三年吾有几,弃掷理无还。长恐别离中,摧我鬓与颜。念昔喜著书,别来不成篇。细思平时乐,乃谓忧所缘。吾従天下士,莫如与子欢。羡子久不出,读书虱生毡。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壖。庙谋虽不战,虏意久欺天。山西良家子,锦缘

近传铁马哨榆关,想见西南杀气蟠。常恐漏名青史上,不令效命白衣间。本无高论生丛谤,虚过明时死厚颜。春水渐生天向暑,寄声速载帝羓还。

旧者今不见,今者旧不知。万古明月在,千山黄云飞。

老辱明时乞一官,逢春惆怅独无欢。旧人零落北音少,市肆萧疏民力殚。归计已栽千个竹,残年合挂两梁冠。石帆山路频回首,箭茁蓴丝正满盘。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

少年勤苦惜三余,老去惟思泛五湖。已向林间甘淡泊,更从尘外学虚无。酒徒渐觉随年减,诗债还应隔岁逋。强欲冥搜赓绝唱,苦无笔力似三苏。

缓步荒郊外,杖藜看耨锄。蓑衣蒙短褐,野饭摘残苡。雨过苗花湿。云深草树疏。敲门无犬吠,何处觅樵渔。

家书写罢报平安,酒坐围红且醉观。别后双溪春色散,应无卖镜去寻官。

朝暖就南轩,暮寒归后屋。晚酌一两杯,夜棋三四局。寒灰埋暗火,晓焰凝残烛。不嫌贫冷人,时来同一宿。

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士不远千里,访我付落中。话旧语益密,论交颜不红。酒炙乏供给,近制相延容。白饭与青刍,且饷驴与僮。

惨淡阴风暗广川,冲寒直到白云边。寒驴苦忆长安道,古寺深行小有天。岘首诗人穷入画,孤山处士句堪传。疑君便是林君复,妙字清题故宛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