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补侍者游方

索索青鞋蹈晓霜,逢人屈指问诸方。
有无探讨归来日,粪火堆边话短长。

作品评述

《无补侍者游方》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智愚。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无补侍者游方
无补:没有帮助;侍者:指僧侣;游方:四处游历

索索青鞋蹈晓霜,
索索:踏着细微声响;青鞋:僧侣所穿的鞋;蹈:踏;晓霜:早晨的霜。

逢人屈指问诸方。
逢人:遇见人;屈指:弯曲手指;问:询问;诸方:各个方面。

有无探讨归来日,
有无:有没有;探讨:探寻;归来:回来;日:时日。

粪火堆边话短长。
粪火:指庙宇中的火堆;堆边:在火堆旁边;话短长:言谈的长短。

译文:
踏着细微的声响,穿着青鞋跨过早晨的霜,
遇见人便弯曲手指询问各个方面。
有无探寻回来的时日,
在庙宇的火堆旁边谈论着长短。

诗意和赏析:
《无补侍者游方》描绘了一位游方僧侣的生活场景和心境。诗中的僧侣穿着青鞋,行走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象征着他在寻找精神寄托的过程中的孤独与苦行。他遇见行人时,屈指思考并询问各个方面,表达了他对人世间的事物和真理的追求和探索。

诗的后两句让人深思。作者通过探讨“有无”来寻找归来的时日,可能指的是僧侣在修行中对得失和生死的思考。最后一句描述了僧侣在庙宇的火堆旁边,和其他人一起探讨短暂的人生和无常的世事,这种对话可能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反思。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僧侣的生活状态和内心追求,通过寥寥数语传达了对人生和世间万象的思考。它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超越和对内心真实的探索,展示了佛教文化中对禅修和智慧的追求。

诗词推荐

息虑狎群鸥,行藏合自由。春寒宜酒病,夜雨入乡愁。道向危时见,官因乱世休。外人相待浅,独说济川舟。

一衲老禅床,吾生半异乡。管弦愁里老,书剑梦中忙。鸟急山初暝,蝉稀树正凉。又归何处去,尘路月苍苍。

徽音孔昭,宝傅斯刻。金昭玉粹,有烨斯册。载祈载祝,以燕以翼。福之万年,兴宋无极。

松江水碧碧如天,水上行人坐画船。记得吴儿《竹枝》调,为君高唱百花

祭庙回来略问禅,藓墙莎迳碧山前。风疏远磬秋开讲,水响寒车夜救田。蓝绶有香花菡萏,竹窗无寐月婵娟。自惭政术贻枯旱,忍卧松阴漱石泉。

安有太平人不平,人心平处固无争。棋中机械不愿看,琴里语言时喜听。少日挂心唯帝典,老年留意只义经。自知别得收功处,松桂隆冬始见青。

一沮寄江干,十载山青水碧。山水大无余意,有故情难识。故情难识有谁知,衣残更头白。别后是人安稳,只楚吴行客。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後期何日是,寄书尘见雁南征。

魏公番禺归,逢子芜江口。赠以越王头,还同月支首。割鲜为饮器,津浆若美酒。我独愧先生,馔致崇师友。应知愈饥渴,况是怀思久。

翩翩旌旆下吾邦,六邑喧传姓字香。不著一尘秋夜月,谨施三尺晓天霜。平反狱讼缧囚喜,劝课农桑惰叟忙。昨拜荆州天与幸,敢趋行幕献诗章。

上人合动山间兴,吾恨衰迟学谢安。纳屐操筇那有限,吹云落雨漫无端。先戚报信春枝破,预想分题雪屋寒。林下不谙人世苦,笑将霜鬓与君看。

亭亭心中人,迢迢居秦关。常缄素札去,适枉华章还。忆在沣郊时,携手望秋山。久嫌官府劳,初喜罢秩闲。终年不事业,寝食长慵顽。不知为时来,名籍挂郎间。摄衣辞田里,华簪耀颓颜。卜居又依仁,日夕正追攀。牧人本无术,命至苟复迁。离念积岁序,归途眇山川。郡斋有佳月,园林

君去经春未得还,老夫幽恨满春山。海棠花过乖同赏,杨柳阴成阻共攀。对月有谁陪笑傲,临流惟影伴清閒。何时策杖来过我,把酒论文一解颜。

一击响玲珑,喧轰宇宙通。知音才侧耳,项羽过江东。

水长芳洲没,风生钓艇横。偶寻东埭去,却作北村行。宿鸟昏方定,流萤雨更明。归来未觉晚,传漏下重城。

面瘦头斑四十四,远谪江州为郡吏。逢时弃置从不才,未老衰羸为何事。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馁之。

燕坐群魔伏,君心自晏然。神仙真可学,道术岂无缘。健比凌云鹤,清同饮露蝉。后天应不老,何必羡彭年。

云兴沧海雨凄凄,港口阴情更不齐。百世流传三尺剑,万家辛苦一张犁。鸡鸣故国天将小,春到穷檐路不迷。宿愿尤存寻好句,希夷大笑石桥西。

叶有义谓何,根有即叶有。登岭问地名,强辨果是否。我观松柏竹,青青黄落后。叶有有此叶,可以观此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