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魏晋嵇康的《四言诗(其十)》
拼音和注音
yún gài xí xí , liù lóng piāo pi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飘飘:1.风吹貌。2.飞扬貌。3.飞翔貌。4.轻盈舒缓,超尘脱俗的样子。5.形容动荡不安、不平静。6.漂泊貌。形容行止无定。7.迅疾貌,倏忽貌。8.形容思想、意趣高远。9.形容遥远、久远。
习习:(形)形容风轻轻地吹:微风~。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原诗
羽化华岳,超游清霄。云盖习习,六龙飘飘。
左配椒桂,右缀兰苕。凌阳赞路,王子奉轺。
婉娈名山,真人是要。齐物养生,与道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