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轩画枯木怪石

西轩素屏开白云,婆娑老桂依霜轮。
顾兔出走蟾蜍奔,河汉卷海机石蹲。
牵牛自载倚桂根,清风飒然吹四邻。
东坡妙思传子孙,作诗仿佛追前人。
笔墨堕地称奇珍,闭藏不听落泥尘。
老人读书眼病昏,一看落笔生精神。

作品评述

《西轩画枯木怪石》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云敞开西轩屏风,
苍桂古朴依霜轮。
兔顾奔逃蟾蜍忙,
石蹲河汉卷海痕。
牵牛栖息倚桂根,
四邻被清风吹拂纷。
东坡的妙思传后世,
作诗仿佛追前人。
笔墨堪称奇珍宝,
不受尘埃之影响。
读书的老人眼病昏,
一看落笔精神焕。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在西轩画室中创作的景象。他打开屏风,白云从中敞开,映衬着苍桂树,桂树仿佛依附在霜轮上,呈现出古朴的美感。兔子忙着觅食,蟾蜍也在忙碌地跳跃,河汉似乎在卷动海浪。牵牛栖息在桂树下,靠着桂树的根部。清风吹拂四邻,带来宁静和清新的氛围。苏辙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创作心境,他仿佛传承了东坡(苏轼)的灵感,像追随前人一样创作诗词。诗人称赞了自己的笔墨技艺,将其比作奇珍宝物,不受尘埃的污染而保持独特的价值。即使老年读书时眼睛昏花,但一旦拿起笔落笔写作,精神焕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西轩画室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苏辙的创作心境和艺术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云、苍桂、兔子、蟾蜍等,以及河汉、海石等景物,展现了生动的画面感。通过牵牛栖息在桂树下和清风吹拂四邻的描写,给人以宁静和清新的感觉。诗人自谦地说自己仿佛追随前人创作,但实际上他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对艺术的追求。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坚持和激情,即使身体老朽,但在创作时仍能焕发出精神和活力。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创作心境相结合,传递出对艺术追求和创作激情的表达。它展示了苏辙的艺术才华和对诗词创作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创作的自信和对艺术的坚持追求。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是苏辙这首诗词《西轩画枯木怪石》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轩素屏开白云,
婆娑老桂依霜轮。
顾兔出走蟾蜍奔,
河汉卷海机石蹲。
牵牛自载倚桂根,
清风飒然吹四邻。
东坡妙思传子孙,
作诗仿佛追前人。
笔墨堕地称奇珍,
闭藏不听落泥尘。
老人读书眼病昏,
一看落笔生精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在西轩画室中的景象。他打开了素屏,白云从中敞开,映衬着苍桂树,桂树仿佛依附在霜轮上,呈现出古老的美感。兔子注意到了,蟾蜍也急忙跳跃,河汉似乎在卷动海浪,机石则蹲在水中。牵牛自己驮着东西,靠在桂树的根部,清风飒然地吹拂四周。东坡的妙思传给了子孙后代,作诗仿佛在追随前人。这里的笔墨被形容为奇珍宝物,沉浸其中不受泥尘的侵蚀。即使老人读书时眼睛昏花,一看到落笔就焕发出精神。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苏辙在西轩画室中的创作景象。他打开屏风,白云从中敞开,苍桂树依附在霜轮上,展示了一幅古老而美丽的画面。诗中出现了兔子、蟾蜍、河汉、机石等形象,给人以生动的感受。牵牛自己驮着东西,倚靠在桂树下,清风吹拂着四周,带来宁静和清新的氛围。诗人表示自己仿佛在追随苏轼等前人的创作风格,但实际上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对艺术的追求。诗人称赞自己的笔墨堪称奇珍宝物,被珍藏起来不受泥尘的侵蚀。即使老年读书时眼睛昏花,一旦开始写作就焕发出精神。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创作心境相结合,传递出对艺术追求和创作激情的表达。它展示了苏辙的艺术才华和对诗词创作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创作的自信和对艺术的坚持追求。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是苏辙在创作中的一次精彩展示。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日出雪意消,云敛万山紫。水步发船人,相竞更填委。驰担苦多虞,买渡须谨始。向来受摧挫,至今失料理。溪南树阴开,沙上鸿声起。独行良辛苦,淹留叹行李。寘恨复怜生,归欤安坎止。奔程入湖城,渺茫东门水。

穷秋菊荐香,小春格破萼。时卉互芳菲,荣悴异今昨。忆昔竞芳妍,徵逐困吟酌。老去厌浮华,雅志在林壑。

卖药修琴归去迟,山风吹尽桂花枝。世间甲子须臾事,逢著仙人莫看棋。

自古天道公,可怨在不言。日月讳明明,雨露讳欣欣。霜雪讳惨惨,雷电讳焞々。唐虞暨周孔,虽作不讳人。漫漫一大梦,口舌无常存。今人不如古,时不分朝昏。气不分燥湿,情不分怨恩。法不分威赏,响响趋饔飡。吾愿天有口,谆切诲八夤。贪婪诲之义,残忍诲之仁。庸懦诲使绌,才猷

黄昏疏影横斜月,说似诗人仔细看,藓树卧龙鳞甲老,霜桥立马骨毛寒。共寻雪句心犹苦,只嚼冰须齿亦酸。涪老未为知已在,水仙驿竟弟兄给。

好诗不在多,自足传不朽。池塘生春草,余句世无取。诗家黄州潘,苏黄逮师友。六义极渊源,一贯相授受。秋风有奇思,箪瓢忘巷陋。奈何催租人,败之不使就。我谓此七字,已敌三千首。政使无败者,意尽终难又。纵令葺成章,未免加饤饾。衣锦欲尚絅,何尝炫文绣。一洗凡马空,浪说

腐儒身世已百忧,此去行年岂堪记。岳阳楼前一杯酒,与子同州复同味。洞庭秋气运苍梧,天高地远鱼龙呼。莫倚仲宣能作赋,不随文若事征途。

世态已更千变尽,心源不受一尘侵。青春白日无公事,紫燕黄鹂俱好音。付与儿孙知伏腊,听教鱼鸟逐飞沈。黄公垆下曾知味,定是逃禅入少林。

青堂帐下白题歌,王师城外横天戈。白首国母契丹女,泣问王师来谓何。将军突骑擅府库,羌儿逃死独峰驼。军中即日拜太守,兜鍪未脱群冠峨。杜侯别乘不愿行,自言壮志今消磨。顾岂不知金币饶,家有清风誓不颇。归来南北信所之,无极陋壤留则难。却卷前志随征雁,回首三吴风景和。

扇风淅沥簟流离,万里南风滞所思。守到清秋还寂寞,叶丹苔碧闭门时。

暂寄空门未是归,上方林榭独儒衣。吾师不语应相怪,频惹街尘入寺飞。

故里何人起卧龙,飘然琴剑只西东。马头忽与长安近,又听三茅观里钟。

谁谓九华远,吾身未尝檐。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箝。忆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光洁写一镜,回环两堤奁。露坐引衣襋,风行欹帽檐。维舟当此时,巨细得尽瞻。试尝论大略,次乃述微纤。此山广以深,包畜万物兼。嘘云吐雾雨,生育靡不渐。巍然如九皇,德泽四海沾。此山相後先,各出

满目江山无限情,夫差城郭暮云平。当时不竞黄池长,一再何由致越兵。

画舫照河堤,暄风百草齐。行丝直网蝶,去燕旋遗泥。郡向高天近,人从别路迷。非关御沟上,今日各东西。

郭外罢持钵,晚凉归路幽。鼓钟烟际寺,灯火水边楼。藜杖苔痕湿,荷衣月影浮。禅翁歌《白雪》,薄夕愧难酬。

案上瓶梅阅两年,添花未有买花钱。东风恰似怜穷客,吹到新诗四五篇。

怪底花心转,知从笔力回。不嫌嘲我瘦,良是为君开。白雪词何有,黄鸡曲漫催。待牵重九兴,篱下醉徘徊。

一春不见严夫子,底事城中不肯还?门外白鸥三万个,几时相对绿波间?

伐木丁丁斧下鸣,隔溪便应谷中声。不因蘋末微风起,漂影溪光本自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