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处士好书画

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见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作品评述

杜处士好书画翻译及注释

翻译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牛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注释
(1)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
(2)宝:这里是动词,珍藏。
(3)囊:袋子,此处指画套。用彩锦做装画的袋子,用玉石做卷画的轴子。
(4)曝:晾、晒。
(5)搐:抽搐,收缩。
(6)掉:摇着尾巴。掉,摆动,摇动。
(7)然:认为⋯⋯是对的。
(8)所宝:所珍藏的画
(9)戴嵩:唐代画家
(10)锦襄玉轴:以玉为轴,用锦囊盛起来
(11)拊掌:拍手
(12)翘起尾巴

杜处士好书画简析

  从杜处士角度的收获:要谦虚,乐于接受正确意见;

  从戴嵩角度的收获:做任何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

  从牧童角度的收获: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文章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通过引用手法来加以说明本文的中心思想。做任何事应该先了解各种实际的情况,正如画牛必须懂得牛的习性。

  画牛必须懂得牛的习性;做其他事也应该先了解各种实际的情况。即使是名家的创作,也应该以真实的事理为依据。文章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也就是5个字:实践出真知。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我行天即雨,我止雨还住。雨岂为我行,邂逅与相遇。

故事

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

故事

虏黠虽多变,兵骄即易乘。犹须劳斥候,勿遣大河冰。

故事

三年不拜先生墓,一滴尤伤此日心。古道曲村犹历历,旧松新桧想森森。周旋未敢遗言坠,阅历空嗟往迹深。愿乞明灵表衷素,早教藜葛返初林。

故事

吊往文高古战场,丽天星斗射寒芒。也知深夺曹刘气,不用浓熏班马香。

故事

旧游重到倍悲凉,吟忆同人倚寺墙。何处暮蝉喧逆旅,此中山鸟噪垂杨。寰区有主权兵器,风月无人掌桂香。欲寄此心空北望,塞鸿天末失归行。

故事

一春风雨掩柴扉,今日相羊竟晚晖。山远从谁寻古迹,水高何处认渔矶。衣冠揖逊禽鱼悦,觞咏流行草树馡。共出戴公亭下路,邑人疑是舞雩归。

故事

晚投村舍款此扉,一望门前野色微。西日堕云斜照尽,半山秋雨落馀飞。

故事

丹砂黄菊莫年须,清净玄功世恐无。千里长源开地脉,数篙寒影落金枢。蛰龙雨气通沧海,丹凤秋风老碧梧。事业正应归鼎饪,更分清韵入冰壶。

故事

烟湿高花,雨藏低叶,为谁翠消红陨。叹水流波迅。抚艳景、尚有轻阴余润。乳莺啼处路,思归意、泪眼暗忍。青青榆荚满地,纵买闲愁难尽。勾引。正记著年时,乍怯春寒阵阵。小阁幽窗,残妆剩粉,黛眉曾晕。迢递魂梦万里,恨断柔肠寸。知何时重见,空为相思瘦损。

故事

君有非常罪,幸此非常赦。收身黑水西,重人白莲社。

故事

叶叶雕梧阵阵风,疏云全放月华浓。故人不寄江头信,看尽飞鸿断复纵。

故事

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故事

黄紬被暖青毡稳,纸合油窗晚更妍。一饱无营睡终日,自疑身在结绳前。

故事

雪江明,练静波声歇。玉浦梅英初发。隐隐瑶林堪乍别。琼路冷,云阶滑。寒枝晚、已黄昏,铺碎影、留新月。向亭皋、一任风冽。歌起郢曲时,目断秦城阙。远道冰车清彻。追念酥妆凝望切。淡伫迎佳节。应暗想、日边人,聊寄与、同欢悦。劝清尊、忍负盟设。

故事

溪边紫气半空浮,父老携杖看故侯。叔夜相思曾命驾,子猷一返少来舟。煨残僧芋平分吃,说道天花烂漫休。村叟安能留此客,地行仙偶出山游。

故事

客游仙里见君时,拥絮庵中共说诗。别后故人知我否,年几八十病支离。

故事

世德兰金久未寒,交怀倾盖有如山。天衢尚敛抟风翼,泽国难留隐雾斑。夜棹月溪成莫逆,春舆莲社访无还。逢场戏事多应暇,诗酒频过陋巷颜。

故事

洛阳相望尽名园,墙我花胜墙里看。手摘青梅供按酒,何须一一具杯盘。

故事

仙山那许世人来,有底今朝洞户开。青鸟想传佳客至,不须惊汝问莓苔。

故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