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中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
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
云谁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
云谁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作品评述

桑中翻译及注释

翻译
到哪儿去采女萝?到那卫国的沫乡。我的心中在想谁?漂亮大姐她姓姜。约我等待在桑中,邀我相会在上宫,送我远到淇水旁。
到哪儿去采麦穗?到那卫国沫乡北。我的心中在想谁?漂亮大姐她姓弋。约我等待在桑中,邀我相会在上宫,送我远到淇水上。
到哪儿去采蔓菁?到那卫国沫乡东。我的心中在想谁?漂亮大姐她姓庸。约我等待在桑中,邀我相会在上宫,送我远到淇水滨。

注释
1.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2.爰:于何,在哪里。唐:植物名。即女萝,俗称菟丝子,寄生蔓草,秋初开小花,子实入药。一说当读为“棠”,梨的一种。
3.沬(mèi):春秋时期卫国邑名,即牧野,在今河南淇县南。乡:郊外。
4.云:句首语助词。谁之思:思念的是谁。
5.孟姜:姜家的大姑娘。孟,排行老大。姜、弋、庸,皆贵族姓。
6.桑中:卫国地名,亦名桑间,在今河南滑县东北。一说指桑树林中。
7.要(yāo):邀约。上宫:楼也,指宫室。一说地名。
8.淇:水名。淇水在今河南浚县东北。
9.弋(yì):姓。
10.葑(fēng):芜菁,即蔓菁菜。
11.庸:姓。

桑中鉴赏

  此诗三章,全以采摘某种植物起兴。这是上古时期吟咏爱情、婚嫁、求子等内容时常用的手法之一,也就是说,在上古时期,采摘植物与性有着某种神秘的或是象征性的联系,至于两者之间在文化上为何能牵系在一起或如何发生瓜葛,这与原始交感巫术有关,在此不作详论。但若从现代美学角度来看,以采摘植物起兴爱情等题材,在审美上和爱情上倒也有一定的同构同形关系,因为炽热的情欲与绿意葱茏的草木都可给人带来勃然的欣悦。所以,以“采唐”“采麦”“采葑”起兴,在含蓄中有深情,形象中有蕴意。

  “兴”以下的正文中,主人公完全沉浸在了狂欢后的甜蜜回忆里。除每章改换所欢爱者外,三章竟然完全相同,反覆咏唱在“桑中”、“上宫”里的销魂时刻以及相送淇水的缠绵,写来又直露无碍,如数家珍。似乎以与多位情人幽会为荣乐,表现了一位多情浪子渔色后的放荡、得意心态,其句式由四言而五言而七言,正是这种心态的表露,尤其每章句末的四个“矣”字,俨然是品咂、回忆狂欢之情时的感叹口吻。近人或认为孟姜、孟弋、孟庸当是一人,若如此,似不合《诗经》中运用复沓的家法。《诗经》中用复沓虽只更换个别词汇,但无论更换的是动词、名词,诗意上多有所递进或拓展,比较典型的如《周南·芣苢》中的“采之”“有之”“掇之”“捋之”“袺之”“襭之”,一字之差,却记叙了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若此诗中三姓实指一人,一者整首诗三章全为重复,不免过于臃肿拖沓,毫无意味;二者也与“群婚性的男女欢会”的诗意不合。

  此诗若依自古以来的“用诗”体例,抛开其隐含的本意,作为一首热烈活泼的情歌来看,也无不可。它的一个最大特色,是自言自语,反复咏唱,每章的前半段只换了两三个字,采集对象换了,地点变换了,美女的姓氏换了,而后半段一字不易。无论是等待、幽会还是送别分手的地方,都没有变换。主人公完全沉浸于自己和美女约会的美好回忆之中。

桑中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情诗,历来没有争议。分歧只在于是暴露世族贵族男女淫乱成风之作,还是青年男女的相悦之词。《毛诗序》云:“《桑中》,刺奔也。卫之公室淫乱,男女相奔,至于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期于幽远,政散民流而不可止。”朱熹等持前说者大多是受《毛诗》影响,并举姜、弋、庸乃当时贵族姓氏为证。而持后说者往往纯从诗意把握,认为全诗轻快活泼,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炽烈爱情,并无讽刺之意,更谈不上是贵族男女淫乱后的无耻自白。按近人郭沫若《甲骨文研究》云:“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上宫即祀桑之祠,士女于此合欢。”又云:“其祀桑林时事,余以为《鄘风》中之《桑中》所咏者,是也。”孙作云亦有同样的见解。鲍昌《风诗名篇新解》推衍郭氏之说,认为上古蛮荒时期人们都奉祀农神、生殖神,“以为人间的男女交合可以促进万物的繁殖,因此在许多祀奉农神的祭典中,都伴随有群婚性的男女欢会”,“郑、卫之地仍存上古遗俗,凡仲春、夏祭、秋祭之际男女合欢,正是原始民族生殖崇拜之仪式”,“《桑中》诗所描写的,正是古代此类风俗的孑遗”,“决不能简单斥之为‘淫乱’”。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迢遥秦陇旧家山,百万貔貅拥节还。读尽一编时自许,西风吹梦玉门关。

诗经

一源曲折几成桥,稻陇蔬畦高下浇。水碓暗鸣蛙吠草,绿云乱点鹭侵苗。谁云斗粟可相挽,到处佳山如见招。东亩拔秧南亩莳,乐哉安得助长谣。

诗经

诗法工如此,何时粟一囊。渠侬须拥篲,老子欲烧香。世论瞢贤否,人家皆稻粱。原天开老眼,为子疗饥肠。

诗经

野县闭门早,山深更漏微。薄云依月宿,孤翼犯霜归。弓冷新胶健,貂寒旧缕纰。旗亭换新酒,不惜箧中衣。

诗经

苍崖决水下雷霆,掉尾蜿蜒不暂停。傍作翠蛟犹未称,不如唤作舞蛟亭。

诗经

行人有公论,知县得奇才。祖世今衰矣,吾兄亦壮哉。可能千里到,不破一朝来。当日王猷兴,真成访戴回。

诗经

君能过我意殊倾,我每看君脚便轻。若为泥涂断还往,端令老病底心情。未霜杨柳秋犹碧,既雨芙蓉晚更明。旱岁嫌晴不嫌熟,今年教熟不教晴。

诗经

那期高旆下,得遇重臣知。泉石容居止,风沙免路岐。河兼落下望,句入大荒思。无复愁烦暑,回山翠阁危。

诗经

梦觉繁声绝,林光透隙来。开门惊乌鸟,余滴堕苍苔。

诗经

忆上黄羆岭,年时白汗倾。如今青笠底,卧看黑云生。山骨穿江过,岩头夹岸狞。倾嗔舟辑驶,故作石滩鸣。

诗经

略彴横溪曲。映带短莎修竹。傍岸谁家屋。爱水护遥碧,林拥深绿。呼布谷。东里西邻才一簇。社鼓初鸣春酒熟。长衫方帽,翁醉扶黄犊。断霞倦鹊,未晚先争宿。门外月明山六六。

诗经

小书楷则本晋人,降而唐世体益真。妙趋要识笔有神,行行清妍杂奇伟。

诗经

畅光风袅袅,转幽蕙,泛崇兰。最上已清明,相期一日,百岁逢难。秋千自儿女事,快邻翁、覆手羽觞乾。莫道韶华一月,从今已属春残。故人回首隔长安。轮值下金銮。对赐火新烟,应思禊,何地江干。依然齿牙牢在,并年时、花似露中看。独赖中书未老,言时发尚冲冠。

诗经

屋角静突兀,云气低鸿蒙。残叶颭疏雨,孤花侧凄风。北窗午睡起,一笑万事空。无人共此意,莎阶咽微蛩。

诗经

黄消鹅子翠消鸦,簟拂层冰帐九华。裙缕褪来腰束素,钏金松尽臂缠纱。床前弱态眠新柳,枕上回鬟压落花。不信登墙人似玉,断肠空盼宋东家。

诗经

巍巍阙里与天崇,礼乐诗书万世宗。但说周公曾入梦,宁於老氏叹犹龙?

诗经

鹭鸶立雪非同色,明月芦花不似他。若作龙生龙子会,目前一路已千差。

诗经

青藜照天禄,宝炬分金莲。荣遇不可期,膏火徒自煎。檠短无余辉,囊空无留钱。一灯假邻壁,三冬废尘编。残膏许沾丐,继晷欣穷年。

诗经

欲涉彭蠡湖,南风未相许。扁舟厌摇荡,古寺慰行旅。重湖面南轩,惊浪卷前浦。霏微雪阵散,颠倒玉山舞。一风辄九日,未悉土囊怒。百里断行舟,仰看飞鸿度。故人念征役,一饭语平素。竹色净飞涛,松声乱秋雨。我生足忧患,十载不安处。南北已兼忘,迟速何须数。

诗经

辛苦平生学,儒科志稍酬。路遥车折轴,夜半壑亡舟。士惜鴒原尽,亲悲鹤发留。传家幸有子,门户可无忧。

诗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