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庭分帛

赤子须摩抚,红尘几送迎。
幕张云匼匝,车列鉴鲜明。
岂是朘民血,空教适宦情。
忍闻分竹者,竭泽自求盈。

作品评述

《彤庭分帛》是宋代诗人罗大经的作品。该诗以描述赤子摩挲抚摸并送别红尘的场景为主线,揭示了朝廷权力分享的现象。诗的中文译文为:

赤子须摩抚,
红尘几送迎。
幕张云匼匝,
车列鉴鲜明。
岂是朘民血,
空教适宦情。
忍闻分竹者,
竭泽自求盈。

诗意充满了对权力斗争和权谋的揭示与思考。以“赤子”、“红尘”为象征,表达了生命中走入世俗、投身社会的无奈和矛盾之情。诗中提到的“幕张”和“车列”,暗喻了权势之争,隐含了官场的不公和勾心斗角。

诗中借用了“朘民血”和“适宦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卑微百姓与宦官权力之间的对比和矛盾的思考。朘民血,指的是朝廷政权的来源是百姓的血和汗,而对此贡献最大的却是广大的农民,他们随时都可能因战争、灾难而献出生命。而适宦情,则暗示了看似美好的权势身份却常常面临各种利益纷争和艰难抉择。

最后两句“忍闻分竹者,竭泽自求盈。”明确点出了权势斗争背后残酷的现实。官员们为了争取更多的份额,往往不择手段,竭尽所能去争取权力和财富。这种权力斗争常常伤害到百姓,加剧社会的不公与混乱。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启示,通过朴素的形象与深刻的内涵,揭示了现实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残酷和无情,呼吁人们应保持纯真的内心,不被权势蒙蔽。

诗词推荐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遥望龙墀新得意,九天敕下多狂醉。骅骝一百三十蹄,踏破蓬莱五云地。物经千载出尘埃,从此便为天下瑞。

太史南游上会稽,爱奇端欲助文辞。萧骚白发离骚国,不到巴陵终欠诗。

续得远公派,结庵千仞巅。利名俱拚舍,寒暑任推迁。供佛燃香篆,餐松燕石泉。个中三昧处,克广自远边。

大道青楼御苑东,玉栏仙杏压枝红。金铃犬吠梧桐月,朱鬣马嘶杨柳风。流水带花穿巷陌,夕阳和树入帘栊。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

从事谁独贤,而来均宴喜。幽禽杂啸呼,珍木竟丛倚。兴将物色俱,闲厌箫鼓美。宁同不闻问,讼息时游此。

南朝藩阃地,八友旧招寻。事往山光在,春晴草色深。曲池鱼自乐,丛桂鸟频吟。今日中兴运,犹怀翰墨林。

吴楚烟波里,巢由季孟间。只言无事贵,不道致身闲。别渚莲根断,归心桂树顽。空劳钟璞意,尘世隔函关。

迎今送古,叹春花秋月,年年如约。物换星移人事改,多少翻腾沦落。家给千兵,官封一品,得也无依托。光阴如电,百年随手偷却。有幸悟入玄门,擘开疑网,撞透真欢乐。白玉壶中祥瑞罩,一粒神丹挥霍。月下风前,天长地久,自在乘鸾鹤。人间虚梦,不堪回首重作。

阅遍岸花汀草,捻髭危坐渔矶。一笑冥搜得句,溪山争吐光辉。

井邑白云间,严城远带山。沙墟阴欲暮,郊色淡方闲。孤径回榕岸,层峦破枳关。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

轮扁不能令子巧,老聃虽智若为传。遗经尚在台如故,弟子今无似喜贤。

自怜萍梗老羁孤,暂寓僧寮不用租。九日有钱还可醉,不然萸菊酒俱无。

有时自问自家身,莫是羲皇已上人。日往月来都不记,只将花卉记冬春。

水边篱落独横枝,冉冉风烟岑寂。踏雪寻芳村路永,竹屋西头遥识。蕙草香销,小桃红未,醉眼惊春色。离愁何处,断肠无限陈迹。憔悴素脸朱唇,天寒日暮,倚阑干无力,岁晚天涯驿使远,难寄江南消息。自笑平生,怜清惜淡,故园曾亲植。百花虽好,问还有恁标格。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壮心老自消,秋思悲不怨。中怀不堪七,那用日食万。朝阳净涂潦,白露沾草蔓。夹衣搜故褚,酒债积新卷。狙猿便林薮,冠带愁槛圈。梦追赤松游,食我青精饭。归心久已尔,佳句聊复劝。近闻洮东将,间出边马健。裨王坐受缚,右袂行将献。念此愧无功,归欤适吾愿。

款款穿芳径,双双度短墙。不知身是幻,抵死恋花香。

猫头名字出长沙,别号犀株岂过夸。好对竹尊招二子,藕如船大枣如瓜。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于菟。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东风一笑可人心,旋沥新醅对客斟。山色未匀春意浅,梅花已老白云深。半轩依竹闲听雨,千里怀人欲抱琴。试问樵溪隔年意,碧波东注渺难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