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王禹偁的《放言(其三)》
拼音和注音
kàn sōng hǎo dài yán shuāng jiàng , shì yù yí jiāng liè huǒ sh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严霜:严霜yánshuāng∶寒冷的霜严霜过后,叶子逐渐落下来∶一种温度低到足以冻杀大部分露天园田草木和果实蓓蕾的霜严霜结庭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冬与严霜争。——[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烈火:(名)猛烈而大的火:熊熊~。
火烧:〈名〉表面上没有芝麻的烧饼。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原诗
贤人虽学心无闷,君子须知道自消。
德似仲尼悲凤鸟,圣如姬旦赋鸱鸮。
看松好待严霜降,试玉宜将烈火烧。
青女祝融如不党,愿分顽石与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