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道中逢乞食老僧
赤棕榈笠眉毫垂,
拄楖栗杖行迟迟。
时人只施盂中饭,
心似白莲那得知。
译文:
在路上遇到行乞食的老僧
红色棕榈斗笠,眉毛垂下,
拄着栗木杖缓慢地前行。
时人只施舀在盂中的饭食,
心灵像纯洁的白莲花又有谁能领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行乞食的老僧,他穿着红色的棕榈斗笠,眉毛垂下来,拄着栗木杖缓慢地前行。时人只施舀在盂中的饭食给他,但他的心灵却像纯洁的白莲花一样,被世人所无法理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修行者的赞美和对世俗人们浅薄眼光的批评。行乞的僧人象征着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精神追求,他们拥有纯净无欲的内心。然而,世俗人们只能理解行乞者的物质需求,却无法理解他们的精神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个行乞食的老僧,从他红色的棕榈斗笠、垂下的眉毛、拄着栗木杖,到他缓慢地前行的姿态,都给人一种安静、深沉的感觉。
诗中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行乞者与世俗人的不同。行乞者虽然只得到盂中的饭食,但他的心灵却像白莲花一样纯洁高尚。而世俗人们只看到了行乞者的物质需求,无法理解他们的精神追求。
这首诗对人们反思世俗眼光的狭隘和对精神追求的轻蔑起到了警示作用。它表达了作者对行乞者的敬仰,同时也对世俗人们的觉醒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