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和韵

群峰历尽到巅峦,极目清凉境界宽。
山入雁门真设险,地藏佛国即长安。
雨来绝涧自成响,云渡远溪时作团。
花落经台钟梵寂,袈裟香霭翠云蟠。

作品评述

《五台山和韵》是宋代史监创作的一首诗词。

中文译文:
群峰历尽到巅峦,
极目清凉境界宽。
山入雁门真设险,
地藏佛国即长安。
雨来绝涧自成响,
云渡远溪时作团。
花落经台钟梵寂,
袈裟香霭翠云蟠。

诗意和赏析:
《五台山和韵》描绘了五台山壮丽美景的场景,表达了对这座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诗首两句描绘了群山巍峨挺拔,层峦叠嶂的景象,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壮丽。接着,诗人描述了远眺五台山的清凉宽广的景象,给人以宽广豁达的感受。

随着诗人的描写,诗句再次回到五台山,将山峰插入雁门之中,表明五台山的地理位置异常险要,这也是五台山的一大特点。随之而来的是地藏佛国即长安的描述,将佛教胜地五台山与佛教传承中重要的地藏菩萨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五台山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下半部分诗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再现了五台山的神秘与美。诗人描绘了雨水从峡谷中激烈流淌的景象,以及云雾飘渺地穿过远处的溪流的情景,这些自然景观使五台山更加神秘多变。而花朵的凋零、钟声的鸣响,以及香气弥漫之处的袈裟,无不展现五台山的宁静、高贵和神圣。

整首诗充满了对五台山的景色赞美和钦佩,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山明水秀、风景宜人的五台山风貌,以及佛教在此根深蒂固的底蕴。同时,诗句中融入了一些佛教文化的元素,使整首诗更加丰富深沉。

诗词推荐

只个长行粥饭僧,江南江北震乾坤。而今又却随他去,讨甚杨岐八世孙。

春风事华侈,红紫逐香飘。水底从铺锦,还能似此桥。

匈奴七十战,战战不得当。一当遂失道,愤激摧肝肠。君恩念数奇,将令抑不扬。白头耻下狱,饮泣横干将。敢也报父仇,宁为刺客死路傍。陇西世节气,此志亦可伤。陵乎尔诚才,胡为辱死天一方?

漂泊嗟吾远,支吾赖汝贤。老亲思馔肉,痴女忆衣绵。刀尺砧声里,灯花笑影边。聊将千里梦,持送到金川。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乃心王室故,日夜奔南征。蹈险宁追悔,怀忠莫见明。雁声连水远,山色与天平。枉作穷途哭,男儿付死生。

墨池幻出虬龙蟠,徂徕山头烟雨寒。胎禽独立衣缟缟,骨瘦西风拾瑶草。灵根琥珀三千年,紫皇勅赐青城仙。乘轩窃禄正自恶,何似归来一丘壑。

青山无大小,总隔郎行路。远近生寒云,愁恨不知数。

春山碧。诗成马上应相忆。应相忆。卢沟桥畔,晚云如织。人生有别休多惜。但悲后会知何日。知何日。暮云心绪,断鸿消息。

出户江山好,入门风月新。荒凉如宅舍,窘束是官身。念子岂为远,能来端可人。笑谈殊未了,催去阻重闉。

楚甸尝闻旱魃侵,从龙应合解为霖。荒淫却入阳台梦,惑乱怀襄父子心。

饲养年深性已驯,攀墙上树可曾嗔。击鲜偶羡邻翁富,食淡因嫌旧主贫。蛙跳阶庭殊得意,鼠行几案若无人。篱间薄荷堪谋醉,何必区区慕细鳞。

步辇下明光,鸣鞘出未央。属车多载酒,夹道竞焚香。云管飘梅吹,蜺旌昏鸟章。從臣沙苑马,卫士羽林枪。玉辂天行健,金壶书漏长。光风泛兰蕙,仙雾拂旂常。宿雨收林薄,晨曦艳屋梁。闾净空里巷,旄罕隘康庄。托乘奉珍使,先驱执戟郎。從桥初转毂,凭轼见垂裳。暂驻时龙驭,前鹽

追悔当初孤深愿。经年价、两成幽怨。任越水吴山,似屏如障堪游玩。奈独自、慵抬眼。赏烟花,听弦管。图欢笑、转加肠断。更时展丹青,强拈书信频频看。又争似、亲相见。

廿载寻师此闭关,秋风今日鬓毛斑。重来指引看花地,一榻荒凉野草闲。

西郊梅花矜絶豔,走马獨來看不厭。似羞流落蒙市塵,寧墮荒寒傍茅店。翛然自是世外人,過去生中差一念。淺顰常鄙桃李學,獨立不容鶯蝶觇。山樊水仙晚角出,大是春秋吴楚僭。餘花豈無好顔色,病在一日俗無砭。朱欄玉砌渠有命,斷橋流水君何欠。嗟予相與頗同調,身客劍南家在剡。

不到西峰为日久,一日一日一日又。明日有约为此游,一片云山想依旧。

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闲过升平时节。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

国家诸陵陷河北,盗发宝衣斧陵木。或言陵下往来人,夜闻翁仲草间哭。何年却遣朝陵官,含桃璀粲登金槃。悲哉,人家坟墓各有主,谁修永昌一抔土。

大火西流渐属金,登楼怀古独伤心。秦城已废烽烟息,晋岭空高草木深。落日鸦声依远树,残更萤点聚疏林。英雄回首皆黄土,独有寒云锁暮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