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堂二首

娜婀风前竹,空蒙雨外山。
孤云心共远,短艇兴俱还。
酒有双莲胜,诗无一字閒。
因君成怅想,时到梦魂间。

作品评述

《逍遥堂二首》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娜婀风前竹,空蒙雨外山。
孤云心共远,短艇兴俱还。
酒有双莲胜,诗无一字閒。
因君成怅想,时到梦魂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逍遥堂的景象。在风前的竹林中,雨外的山峦朦胧可见。孤云漂浮在天空,与我的心一起向着远方飘散,而短艇和兴致都归来了。酒杯中有着双莲花的美酒,而诗却没有一字是空闲的。因为你的到来,我变得忧伤起来,时光流转间仿佛置身于梦和幻境之间。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竹林、山峦、孤云、雨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中的逍遥堂象征着安逸自在的心境,而风前的竹林和雨外的山峦则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幽静之感。孤云与诗人的心互相呼应,共同追寻远方的归宿。短艇和兴致的归还则暗示着诗人的归途和欢愉的心情。酒中的双莲花与诗的空闲形成了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忱和追求。最后,诗人因为某个人的到来而感到怅想,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展现了对那个人的思念和遥远的心之所属。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由逍遥的向往。同时,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隐喻,使诗意更加深远和富有内涵。整首诗词情感丰富而含蓄,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竭海夷山气力雄,只愁无术驻颜红。却须擘划千馀岁,多买丹砂置女僮。

何处春风拂苑墙,飞花片片入昭阳。多情尚有池边柳,留得啼莺伴日长。

一枕清风梦绿萝,人间随处是南柯。也知睡足当归去,不奈溪山留客何!

淡黄衫子浓妆了。步缕金鞋小。爱来书幌绿窗前,半和娇笑。谢家姊妹,诗名空杳。何曾机巧。争如奴道,春来情思,乱如芳草。

去载羁旅身,千里望群贤。今夕良燕会,况乃佳节前。凉风日已多,岁序日已迁。春时种藂菊,秋花满篱边。采之不盈把,泛彼清清泉。行乐不易得,贫贱焉可捐。惟当从尔游,吟哦思陶然。

妙舞汉宫人,香魂化几春。娇飞傍杨柳,犹似学腰身。

新向金阶奏罢兵,长安县里绕池行。喜欢得伴山僧宿,看雪吟诗直到明。

冼净人间万斛尘,玉虚坛上夜朝真。井深莫探丹泉髓,屋小难容老桧身。符召得龙聊小戏,料分兴鹤未全贫。名山采药无空返,不见仙方见异人。

万事皆零落,平生不可思。惟馀酒中趣,不减少年时。

起看山月堕金盆,不料阴晴忽异门。我亦忍饥无复睡,绝怜甑倒又空樽。

竺国乡程算不回,病中衣锡遍浮埃。如今汉地诸经本,自过流沙远背来。空林衰病卧多时,白发从成数寸丝。西行却过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独知。

道是诗坛万丈高,端能辨却一生劳。阿谁不识珠将玉,若个关渠风更骚。

乳到零陵竭,珠辞合浦行。地非悭所产,人自晦於征。砂粒层层长,金麸点点明。盛衰非自尔,利莫与民争。

齿卼复牢能咀嚼,足挛渐愈可跏趺。短檠非复衰翁事,且与儿孙共地炉。

帘前翠霭逼庐山,门掩寒流尽日闲。我亦忘机澹荣利,喜君高躅到松关。

溪清水浅,月胧烟淡,玉破梅梢未遍。横枝依约影如无,但风里、空香数点。乘风欲去,凌波难住,谁见红愁粉怨。夜深青女湿微霜,暗香散、广寒宫殿。

白发轮台使,边功竟不成。云沙万里地,孤负一书生。池上风回舫,桥西雨过城。醉眠乡梦罢,东望羡归程。

巾子山头一枕风,皇华亭下水连空。山灵不用回俗驾,傥有田园吾欲东。

隘口分弓号摆滩,领班人戴白鹇冠。莫言南徼无冰雪,映日戈明水帐寒。

苍崖峭立青天涯,古径芜没沿清溪。深林四合昼亦暝,寂寂惟有哀猿啼。野人心形灰死如槁木,山禽见之犹惊飞。因嗟太古不可复,我无机械胡相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