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末元初牟巘的《和梅遇二诗(其二)》
拼音和注音
xíng zhǐ fēi rén suǒ kě wèi , shū yōng hé shì bù wéi s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行止:1.前进和停止。2.举动、态度。3.往来的踪迹。4.做主、做决定。5.住址。
何事:什么事;哪件事。为何,何故。
非人:(书)(名)不适当的人;不可信任的人:所用~|所赖~。②(形)不人道的;无人性的:~的待遇。
牟巘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原诗
行止非人所可为,疏慵何事不违时。
已惊梦里鸡鸣早,翻笑人间鹤到迟。
剡曲船回空此兴,洞庭飞过怕渠知。
依然身世溪亭上,售用新添五首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