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锣盛油

铜砂锣里落盛油,生菜还他萝卜头。
但看来年正月半,家家门首挂灯毬。

作品评述

诗词:《砂锣盛油》
中文译文:
铜砂锣里落盛油,
生菜还他萝卜头。
但看来年正月半,
家家门首挂灯毬。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春节期间的喜庆景象。诗中提到铜锣上盛满了油,表示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烹饪美食,将会享受丰盛的年夜饭。同时,诗人描述了一种互相拜访的风俗。有人去拜访朋友或亲戚家,并将一些新鲜的蔬菜送还给主人,作为拜访的礼物。诗人还描述了正月半的景象,当时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灯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生动的春节场景,展现了宋代人们的喜庆心情和风俗习惯。铜砂锣盛满油,生菜还主人,都象征着丰收和充足的食物,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人通过描绘门前挂满灯笼的景象表达了春节的喜庆氛围,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庆祝春节的各种活动。整首诗简练明了,富有节日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宋代的春节之中。此外,诗中的砂锣、生菜、萝卜、灯球等形象描绘也更加丰富了诗意,使读者对古代春节的庆祝活动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人对春节的期盼和热情,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诗词推荐

颂罢南华谁得闻,两川寒玉一禅身。松边弹舌低声念,莫引龙来变作人。

放了孤山鹤。向西湖、问讯水边,嫩寒篱落。试粉盈盈微见面,一点芳心先著。正日暮、烟轻云薄。欲搅清香和月咽,倩冯夷、为洗黄金杓。花向我,劝多酌。单于吹彻今成昨。未甘渠、琢玉为堂,把春留却。倚遍黄昏栏十二,知被儿曹先觉。更笑杀、卢仝赤脚。但得东风先手在,管绿阴、

形泰神劳极,心非貌敬多。甘从道左避,肯羡马前呵。雪屋听儿读,花房顾妾歌。同声不同调,末后看如何。

高谭自可解人颐,何况携醪烹伏雌。衰白无庸辨须发,困穷端只坐书诗。西湖阅境君其访,南亩深耕我自期。异日书来话畴昔,黄溪寺下雨昏时。

谁人能夺伯氏邑,何德敢隳三子都。内史自侵汉家庙,未须削楚更衰吴。

山色湖光足自怡,幽栖无一不相宜。只嫌野外游从少,汝早归来共乐之。

老去心犹壮,天边岁欲除。喜行新过路,如读未看书。溪水萦回净,人家远近居。梅花正愁绝,薄暮雨疏疏。

清朝登用旧英耆,圣主忧民展皱眉。万寓已绵十岁脉,十年新改一盘棋。吟髭雪映尧黄屋,讲厦春生汉玉卮。补衮日增磐石重,诗人喜见太平时。

万山临汉皋,峰岭颇秀发。王繁旧居处,荒草久埋没。解佩盖已迷,沉碑终自伐。最宜北城望,正值氛霭歇。缥缈出烟云,清明动毛发。留连至归时,长见西林月。

今古几游客,劳劳管送迎。苍官不知老,披拂自多情。

举世沈迷大道,傍门小法求丹。咽津纳气等成仙。真个无知痴汉。何异雄鸡抱卵,梦同哑子交言。阴阳非类隔天渊。总是盲修瞎炼。

笔端造化如东君,著物不简亦不繁。

选将初年起范阳,和戎晚节误平凉。大功宜受春秋责,盛毁何能日月伤。文士谈兵多谬误,兰台作史漫裁量。折衷自有成书在,公论从知千岁长。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言止苏台驾,遂泛荆江舟。京师诀别易,不以樽俎留。念书片言赠,俚音谢珠球。飞飞双凤凰,指日还故丘。更翔西南天,江云惨高秋。尊公今季鹰,菰蒪契良谋。恩威在两部,所至膏泽流。弟当继华门,不愧古箕裘。高凤长堤柳,挂帨已雄牛。相望以功业,毋为置书邮。

夏日烈烈扬晖光,阳气入土土力强。望秋三日雨滂滂,庶物浡然俱阜昌。雨暘时若异咎恒,秔稻薿薿如人长。西风朝夕吹新凉,风来已作酒饭香。老农再拜谢穹苍,此去足以供烝尝。只今吏卒多豺狼,唯恐肆威回夺攘。一粒不得入我肠,父子悲啼茹糟糠。愿将此意达君王,毋官贪冒官循良。

微妙家风,非空非色,卓然无去无来。超今越古,悟者免轮回。拈出长春圣境,琼花绽、铁树崔嵬。谁知觉,了翁夜半,震动九天雷。玄门真洒落,星楼月殿,愚昧难开。寥阳芝草,端的胜寒梅。方寸神机莫测,何消得、飞过蓬莱。玉霄闲客,未肯蹑苍苔。

平日衰迟众所怜,偶逢亨运亦腾骞。七旬已过宜休矣,一出不归终溘然。幸免烦言全晚节,且无多病恼残年。直须更作投簪计,莫待将身到九泉。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审魂灵往那方。哭恸一声无处避,櫂头亲见本爷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