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寒泉(在支硎山)

远络丛峰间,平流盘石上。
月照欲成潭,风吹不生浪。
声兼寒叶下,色映秋苔涨。
野客照羸颜,曾来倚筇杖。

作品评述

《姑苏杂咏 寒泉(在支硎山)》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远离尘嚣,泉水从峰间流淌,
平静地流过盘石。
月光照耀下,泉水欲成潭,
但微风吹过,却无涟漪起伏。
泉水的声音伴随着寒冷的落叶,
泉水的颜色映照着秋天的苔藓。
野客照见自己瘦弱的面容,
曾经来此倚靠着竹杖。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位于支硎山的寒泉景观。诗人通过描写泉水从峰间流淌,平静地流过盘石,以及月光照耀下泉水欲成潭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然而,微风吹过时,泉水却没有产生涟漪,这进一步强调了泉水的平静和静谧。诗中还描绘了泉水声伴随着寒冷的落叶,泉水颜色映照着秋天的苔藓,这些细节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生动感。最后,诗人提到了野客(指游客)照见自己瘦弱的面容,曾经来此倚靠着竹杖,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倾慕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姑苏杂咏 寒泉(在支硎山)》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寒泉的景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平和和自然之美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泉水的平静与微风的轻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泉水的宁静和静谧。同时,诗人通过描绘泉水声伴随着寒冷的落叶和泉水颜色映照着秋天的苔藓,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最后,诗人以野客照见自己瘦弱的面容,曾经来此倚靠着竹杖作为结尾,给人以深思,引发读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寒泉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明代诗人高启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诗词推荐

若人富文史,皮里罗阳秋。婉此建安格,当从古人求。醉侯岂可縻,当封富民侯。

欲落荷花先自愁,如何落後免沉浮。谁将碧玉圆盘子,和蕊和花一一收。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

举世沈迷大道,傍门小法求丹。咽津纳气等成仙。真个无知痴汉。何异雄鸡抱卵,梦同哑子交言。阴阳非类隔天渊。总是盲修瞎炼。

溪上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青阳。溪深树密无人处,只有幽花度水香。

室空惟法喜,心定有天游。摩诘元无病,须洹不入流。苦嫌寻直枉,坐待寸田秋。虽未麒麟阁,已逃鹦鹉洲。酒醒风动竹,梦断月窥楼。众谓元德秀,自称阳道州。拔葵终相鲁,辟谷会封留。用舍俱无碍,飘然不系舟。

三十未封侯,颠狂遍九州。平生镆铘剑,不报小人雠。

无心独坐转黄庭,不逐时流入利名。救老只存真一气,修生长遣百神灵。朝朝炼液归琼垄,夜夜朝元养玉英。莫笑老人贫里乐,十年功满上三清。时人受气禀阴阳,均体乾坤寿命长。为重本宗能寿永,因轻元祖遂沦亡。三宫自有回流法,万物那无运用方。咫尺昆仑山上玉,几人知是药中王。

南荒古炎徼,十月无霜飞。停梭悲远道,不用寄寒衣。

南山老,还记少陵诗。七十古来稀。清池拥出红蕖坠,西风吹上碧梧枝。趁今朝,斟寿酒,记生时。也不羡、鲲鹏飞击水。也不羡、蛟龙行得雨。人世事,总危机。扶床正好看孙戏,舞衫不要笑儿痴。更埙篪,三老子,鬓如丝。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寒著衾裯思不禁,月娥於我似钟情。更添眷眷窥檐入,容与横窗一带明。

披山临水结层成,仿佛当年霸主情。鱼满松江船似栉,四连震泽稻如京。巍巍二老辞周录,碌碌诸孙竞晋盟。可但馆娃能败国,阿员三世只谈兵。

枯荻馓霜风,暮寒声索索。无限有微禽,捉之宿如客。

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云阳血染衣。

峰巅见沧海,日出长先最。

为甚花神受气偏,却来南地逞春妍。鞓红未数青州种,粉白犹疑洛浦仙。

夏之日,游也。二章,章四句。夏之日,美人倦起。小院闲窗,风摇帘子。夏之日,重槐轻柳。燕子唤人,园林宜酒。

上皇曾御昭仪传,镜里观形只眼前。养得禄儿倾四海,千秋更有一伶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