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予同游桃花山次韵

春红万树抱山斜,落落真源自一家。
云起坐中疑有雨,酒行杯面恐飞花。
尘缘未断心虽胜,他日重来约尚赊。
略倩渊明记遗事,武陵今不在天涯。

作品评述

诗词《郑德予同游桃花山次韵》是宋代朱槔创作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的红花万树抱着山斜,
真实的乐趣源于一家。
云彩升腾在坐位之间,让人猜测是否会下雨,
喝酒的人担心风雨会打翻酒杯上的花朵。
尘世的牵绊尚未断开,虽然内心已经胜过,
日后再次相聚时不妨再约上一次。
稍倚着渊明的记忆留下的遗事,
武陵山今天已不在远方。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郑德予一同游览桃花山的情景和感受。诗人描述了春天桃花盛开的美景,形容千树红花抱着斜坡的山势,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的景象。作者认为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外界的物质享受。他们坐在山间,看着云彩升腾,有些疑虑是否会下雨,担心雨水会打翻酒杯上的花朵,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反感,他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束缚,心灵得到解脱和升华。尽管他们的心境已经超越了尘世的牵绊,但作者仍然期待着日后再次相聚,重温这样的美好时光。最后两句提到了渊明和武陵山,渊明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记忆和遗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武陵山则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理想境地,但如今已经不在远方了,暗示着逝去的岁月和不可追回的过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春天桃花盛开的美景,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纯粹快乐的向往。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情感的对比,通过对云起、酒行等细节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通过对尘世牵绊和理想境地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反感,以及对内心自由与升华的向往。最后两句提及渊明和武陵山,不仅增加了诗词的文化底蕴,也表达了作者对文学传统和理想境地的向往。整首诗凝练而意味深长,通过简洁的形象和意象,传达出作者对美好时光和远离尘嚣的向往,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诗词推荐

幸自无多雨,其如不酽晴。响窗疏复密,晕水灭还生。鷰竞波中影,山凝岛外情。残春只五日,留取作江行。

遥瞻衡岳顶,云尽碧参差。人从南方至,雪坠西崖垂。谈玄问老子,鸣佩邀神妃。飞花舞琼瑶,青壁比珠玑。平生山水兴,行止只自知。飘飖凌浩荡,犹恐太白低。松持岁寒操,梅放冰雪姿。迢递崑崙颠,俯仰动遐思。兹峰名天下,突兀真绝奇。行行将易晚,去去尚追随。我爱君饮酒,君爱

盛德高名总是空,神明福善大朦胧。游魂永永无归日,流水年年自向东。素帷旅榇乡关远,丹旐孤灯客舍中。伯道共悲无后嗣,孀妻老母断根蓬。

南海元戎禁从臣,却升北斗捧星辰。回头五岭忽千里,屈指十贤添一人。笑别广平堂下月,归看太极殿前春。一尊话别端何有,绿水青山更白云。

客篱倏见野棠开,红紫无心委雨苔。闭户自偿书债去,题桥谁作酒佣来。晚知屋上青山改,老为江头白骨哀。岛瘦郊寒诗是崇,断然难画入云台。

每针幽事当功名,唯欠能诗竹里僧。迳写此篇为疏引,庵成来往岂无凭。

骊宫歌笑入青云,曾识常山有战尘。忠骨已澌余发在,因人得见梦中身。

打鼓行船未有期,恰如江上阻风时。诗中一段闲公事,幸不妨人吃荔枝。

老寄孤村里,悠然卧曲肱。算贫先放鹤,嫌闹并疏僧。古戍高秋笛,寒窗半夜灯。平生羞诡遇,多获岂吾能。

纷纷金佩与瑶环,骨相如吾敢妄攀。居处保曾离城郭,襟期终不负湖山。杉帝试履拖云湿,石上敲钩破藓斑。冲晓樵童便来往,思量谁是我投閒。

已是春光晚,那堪雨气昏。数茎惊白发,万感集清樽。才力须时展,功名有命存。眼前何足校,一笑任乾坤。

少豪放出旅枯槎,归橐垂垂返海涯。叔子诸公自佳耳,关人心事只梅花。

万里江山敛暮烟,旅情当此独悠然。沙汀月冷帆初卸,苇岸风多人未眠。已听渔翁歌别浦,更堪边雁过遥天。与君共俟酬身了,结侣波中寄钓船。

堪笑维摩诘,徒言众生病。惜哉扬子云,清静作符命。

碧烟腾上青松树,下有仙人此炼丹。丹成不愿千千岁,乞与前生一味闲。

几日霜根地,新年绿玉阴。春来虽换叶,寒去转虚心。乳节烟膏腻,空梢夕籁沈。何时殊实老,留遗九苞禽。

年来乳燕亦堪羞,不学杨花得自由。飞过几家门户去,直须寻见最高楼。

前时春社毕,今日燕来飞。将补旧巢缺,不嫌贫屋归。衔泥和草梗,侧翅过柴扉。岂比惊丸雀,迎人欲拂衣。

雀在在屋上,雀在在屋下。边啾各有声,食息同晨夜。所以异者何,仁义非外假。云胡不自养。乃至为物化。嗟余虽老倦,亦少知取舍。凛然保厥衷,贵富直土苴。

翠壁苍崖万仞危,势如天险限坤维。山带岷峨千里秀,栈连秦汉两川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