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

今朝腊月十,夜来天落雪。
群峰极目高低白,绿竹青松难辨别。
必是来年蚕麦熟,张公李公皆忻悦。
皆忻悦,鼓腹讴歌笑不彻。
把得云箫缭乱吹,依稀有如杨柳枝。
又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左之右之。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偈二首》

今天腊月十,夜里下起了雪。
群山白得极为高,绿竹与青松难分辨。
一定是明年蚕麦熟,张公李公都欢喜。
他们欢喜得鼓起肚子,唱歌笑声盖不住。
云箫被他们吹得纷乱,听起来像杨柳细枝。
他们还不自觉地手舞足蹈,左右来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文准创作的,通过描绘腊月十晚上下雪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在寒冷冬季过后迎来明年丰收的喜悦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雪下得很大,使得群山都被白雪覆盖,同时也点出了绿竹和青松相似的颜色,难以区分。这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来暗示即将到来的明年。

接着诗人通过“必是来年蚕麦熟”表达了春天将至、明年丰收的喜讯。张公和李公代指农民,他们因为即将获得丰收而欢喜。他们的欢喜之情,表现在诗中,通过描绘他们“鼓腹讴歌笑不彻”的场景,同时云箫的声音在他们的欢快中迷乱地飘荡,将他们的欢乐氛围传达出来。

最后几句描述出了他们的欢乐状态,他们在歌唱、吹奏的同时,也不自觉地进行手舞足蹈的表演,自由放达地表达着内心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农民的形象,表达了对新年即将到来的期待和欢乐之情,展现了农民对丰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词推荐

青松伐作薪,白玉碎作尘,虽云质已毁,见者犹悲辛。磊砢任栋梁,温润中琮璧,岂以捐空山,遂比凡木石。郦生吏高阳,马周客新丰,从来豪杰士,大指亦略同。具区古大泽,烟水渺千里,可望不可到,中有隐君子。图书兼河雒,成毁穷乾坤,有时跨蛟鲸,指撝雷雨奔。嗟我独何人,乃许

好风从西来,浮云忽中披。片月耿层空,清气入诗脾。皎皎万里光,谁言一分亏。亏者盈之渐,乘除迭相推。既圆终复缺,何如未圆时。过满易招损,极盛必有衰。人事无不然,一笑姑置之。愿我尊有酒,何喜亦何悲,颓然就一醉,月落吾不知。

自识杨夫子,于今十二年。甲辰来右淛,丁未向西川。逆旅初闻誉,抠衣亟致虔。未能情款款,已觉志拳拳。不谓攀天箐,仍逢泛水莲。兹为元礼御,始执晏平鞭。远客心危甚,仁人教谒焉。精能嘉旧作,虚滥鄙新妍。赠送时三复,经行虑十全。趍隅残腊月,判袂暮春天。度夏留巴国,开秋

渡头风晚叶飞频,君去还吴我入秦。双泪别家犹未断,不堪仍送故乡人。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月寒如腊,群芳冻未芽。有人能剪水,无树不飞花。终不禁风暖,难教带月华,却还桃李径,次第散晴葩。

天远草离离。

穴处曾经起怒雷,断藤枯藓半离披。根茎托土何妨远,会见春风长活枝。

世业相承不裹头,一家全在水中浮。有鱼便可供沈醉,休问清流与浊流。

清晓卷书会,开帘揖远峰。腻云留宿润,膏雨沐春容。世味生来薄,诗愁晚更浓。溪山看未足,还听暮楼钟。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予昔赴黄州,春风岭上见梅花,有两绝句。明年正月往岐亭,道中赋诗云: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蜒雨愁黄昏。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泠艳排冬温。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

经行阡陌日迟迟,桑柘才方吐绿枝。只为峭寒交节晚,村家却是拂蚕时。

雪里江梅标致好。千古诗人,总被横斜恼。蜡貌栀言愁杀我。道伊曾向孤山过。检点花房开几朵。错引山峰,酿蜜供残课。三叹楚骚无可考。

金生寒沙中,见别会有时。石上千年柏,材高用苦迟。丝乱犹可埋,心乱不可治。竹斋闻履声,乃是故人来。匏苦只多叶,水深难为涉。土床不安席,象床卧烨烨。革与井同功,守道非关怯。木直常先伐,樗栎万世叶。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暂入新丰市,犹闻旧酒香。抱琴沽一醉,尽日卧垂杨。

风催雨促。今番不似前欢足。早来最苦离情毒。唱我新词,掩著面儿哭。临行只怕人行远,殷勤更写多情曲。相逢已是腰如束。从此知他,还减几分玉。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