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京洛风流,姚黄魏紫,间绿如铺绣。

出自宋代赵师侠的《酹江月(其七)足乐园牡丹》

出自宋赵师侠的《酹江月(其七)足乐园牡丹》

拼音和注音

yáo xiǎng jīng luò fēng liú , yáo huáng wèi zǐ , jiān lǜ rú pù xi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姚黄魏紫:姚黄是宋代姚姓人家所培育的千叶黄花;魏紫是五代魏仁溥家所培育的千叶肉红花。这两种花都是牡丹花的名贵品种。后用来泛称牡丹的优良品种

风流:(形)①有才华的;杰出的:数~人物,还看今朝。②指有才学而不受礼法拘束的:名士~。③有关男女间的放荡行为:~韵事。

京洛:京洛jīngluò等于说“京城”。本指洛阳,因东周、东汉曾在这里建都,故称“京洛”京洛骚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遥想:(动)回想或思考悠远的往事。

赵师侠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原诗

韶华婉娩,正和风迟日,暄妍清昼。

紫燕黄鹂争巧语,催老芬芳花柳。

灼灼花王,盈盈娇艳,独殿春光后。

鹤翎初拆,露沾香沁珠溜。

遥想京洛风流,姚黄魏紫,间绿如铺绣。

小盖低回雕槛曲,车马纷驰园囿。

天雨曼珠,玉盘金束,占得声名久。

留连朝暮,赏心不厌芳酒。

诗词推荐

妾家本住鄱阳曲,一片贞心比孤竹。当年二八盛容仪。红笺草隶恰如飞。尽日闲窗刺绣坐,有时极浦采莲归。谁道居贫守都邑,幽闺寂寞无人识。海燕朝归衾枕寒,山花夜落阶墀湿。强暴之男何所为,手持白刃向帘帏。一命任从刀下死,千金岂受暗中欺。我心匪石情难转,志夺秋霜意不移。

不忍将身配象奴,手提麦饭祭亡夫。今朝武定桥头死,要使清风满帝都。

高台赠君别,满握轩辕风。落日一挥手,金鹅云雨空。鳌洲石梁外,剑浦罗浮东。兹兴不可接,翛翛烟际鸿。

微管仲其左衽矣,捨安石如苍生何。须君快草三秦檄,尽为先生祛宿疴。

台衮承严祀,传呼出禁城。扢坛将错事,总驷暂观耕。盈止逾周颂,康哉叶舜赓。满篝登大穟,首种达初萌。行馌家为黍,要朋户捧罂。川长应万耦,树密尽三荆。有相神休茂,多欢国誉荣。馀粮充近甸,遗秉富陪京,碓罢春梁熟。机闲织素成。休牛鸣笛起,会绩远灯明。路有遗金在,村无

一笑登临晚,江流接太虚。自惭云出岫,争讶雨随车。慷慨十围柳,周回千里鱼。故园堤好在,夜梦绕吾庐。

今昨孤山迥不同,逋仙谁与管春风。暗香疎影无寻处,元在冷冷一涧中。

本在胡笳曲,今从汉将营。浓阴方待庇,弱植岂无情。比雪花应吐,藏乌叶未成。五株蒙远赐,应使号先生。

谭哥昔日,赡养家缘,积孽有若山丘。因遇仙师,东历海岛三州。劝诱顽愚向善,悟轮回、舍爱回头。随缘过,守清贫柔弱,云水闲游。因过怀州仙府,后闲行贵县,时遇深秋。迤入严冬寒冷,得避无由。不免化些纸布,望诸公念忆同流。如省悟,结云朋霞友,物外同修。

觌面提来付与伊,分明此意没东西。腕头有力千钧重,谁道通身是水泥。

莽莽蒿莱下,纷纷狡兔迷。枯枝坐守者,若个是忘归。

匆匆社燕时,此况岂前知。道左家书断,春蒸客舍卑。醉成难治病,闷赋不工诗。块卧听风雨,吾儿亦见思。

垂老南迁已断魂,更堪荒草塞孤坟。邹阳尚恐吴藩重,袁盎宁忘汉室尊。千古是非劳士论,百年荣辱误君恩。交游落落谁青眼,独向天涯酹酒尊。

越山无黄叶,客子自悲秋。朝来风雨恶,白浪翻山头。归雁不敢度,何事此淹留。少时笑古人,耻为关外侯。老识古人意,首山复首丘。

丁丁宫漏滴金壶,璧筦龙煤荐玉蜍。灯火阑珊歌舞散,睿思殿时答边书。

邦人初喜两桥成,诏旨还传易镇荣。千里溪山如有恨,一川风雨似增情。未应重畀临凋郡,看即归来侍迩英。平日空哦海山赋,便思怀谒问经行。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马声龙影半天来,月殿霞扉次第开。一自踏歌归碧落,人间空筑望仙台。

蚕老麦黄三月天,青山处处有啼鹃。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三叹鹤林成梦寐,前生阆苑觅神仙。小山拄颐愁无奈,又怕声声聒夜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