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末近现代初朱祖谋的《解蹀躞》
拼音和注音
yǎn kàn cán huà cāng bō , yè lán bāi pò kōng hóu , quàn gōng wú d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箜篌:古代来自西域的译词。一种拨弦乐器,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二十五根弦,分卧式和竖式两种。琴弦一般系在敞开的框架上,用手指拨弹。
夜阑:夜将尽;夜深
眼看:(副)马上:腊八节一过,~就是春节了。②(动)看着而不管;听凭:不能~着坏人横行。
朱祖谋
1857.7.21-1931.11.22,原名朱孝臧,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又号彊村。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工倚声,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著作丰富。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词》
原诗
雁声带愁飞转,渐换秦弦柱。
似嫌摇落,江蓠旧游误。
心事别久谁知,锦笺重叠缄成,梦云无据。为君诉。
依旧差池双羽。
东风背帘觑,几曾羞煞,菱花好眉妩。
眼看残画沧波,夜阑擘破箜篌,劝公无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