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老

脚踏浮云身已老,访道修行恨不早。
曾见商周全盛时,不及唐虞古风好。

作品评述

《咏老》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晁说之。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脚踏浮云身已老,
步履艰难,如踏云彩。
访道修行恨不早,
希望早些寻求修道之路。
曾见商周全盛时,
曾经目睹商周时期的繁荣盛世。
不及唐虞古风好,
但是与唐虞时期的古老风韵相比,不及。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通过描绘老年人的境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年老的感叹之情。诗人用"脚踏浮云"来形容自己的年纪已经很大,步履艰难,如同踏在飘浮的云彩上一样。他后悔没有早些寻求修道之路,希望能够早日修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升华。诗人还提到了商周时期的全盛时期,暗示了他曾经见证过辉煌的时代,但与唐虞时期的古老风韵相比,感觉自己所处的时代不如古代那样美好。

这首诗词通过对老年人的思考和对时代的对比,表达了对年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它呈现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生命意义和修行追求的思考。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悬圃清虚乍过秋,看山寻水上兹楼。轻鸥的的飞难没,红叶纷纷晚更稠。风卷微云分远岫,浪摇晴日照中洲。跻攀况有承华客,如在南皮奉胜游。

积雨暮凄凄,羁人状鸟栖。响空宫树接,覆水野云低。穴蚁多随草,巢蜂半坠泥。绕池墙藓合,拥溜瓦松齐。旧圃平如海,新沟曲似溪。坏阑留众蝶,欹栋止群鸡。莠盛终无实,槎枯返有荑。绿萍藏废井,黄叶隐危堤。闾里欢将绝,朝昏望亦迷。不知霄汉侣,何路可相携。

汉家分土建忠良,铁券丹书信哲长。本待山河如带砺,何缘葅醢赐侯王。

淡霭笼青琐,轻寒薄翠绡。有人憔翠带宽腰。又见东风、不忍见柔条。闷酒尊难寻,亲香篆易销。夜来溪雪已平桥。溪上梅魂凭仗、一相招。

蟠空健笔虎蛟腾,九折羊肠万马登。裁剸燠寒真儿圣,牢笼泉石肯输僧。命意得了兔走穴,放字未安狐听冰。句法当头飞棒喝,就渠言下辨三乘。

正尔元无事,胡然不自聊。髯衰纷若雪,梅早缀如椒。太白倾残榼,方炉爇柿樵。宦才成此味,隐莫待渠招。

勇有孟施舍,能无惧而已。若人学佛法,勇亦当如此。休来讲下坐,莫入禅门里。但能一切舍,管取佛欢喜。

照潭遥望九华山,弓马萧萧日暮还。梦里无题惟寄内,胸中有策欲平蛮。落花闭户眠黄犬,明月开笼放白鹇。绛灌何曾轻贾谊,早随鸳鹭入朝班。

东游吴苑定何年,犹有佳名处处传。殆过百闻今果尔,相逢一笑两欣然。强藏燕石知君厚,试乞鸾胶为我煎。世上功名端易与,共期云翼跨芝廛。

宦游岁月易蹉跎,对景其如感慨何。黄鹤不来仙已去,古楼犹在客重过。青山远戍寒烟积,芳草平洲夕照多。此日独吟伤往事,长江渺渺水空波。

老我年来百念轻,文姬助我以琴鸣。等闲相对成三弄,游戏俱弹似一声。举酒不堪千里别,登途知用几程行。郡齐自是神仙窟,会有阶庭玉树生。

碣石山人一轴诗,终南山北数人知。拟看青龙寺里月,待无一点夜云时。

江吞湖卷气俱豪,崛起孤峰百仞高。归为婵娟买丝屦,却应还我所忘刀。

听说江湖万里身,十年流转狎波神。乡心只羡秋鹰争,世味如何腊蚁醇。耳识吴音疑故旧,眼看南士宽尖新。袖中诗句清如许,何啻他乡见似人。

浪迹悠然到海乡,人烟物景共苍苍。孤猿更发秋风裹,赖有从前石作肠。

寒食清明一箭过,晚晴庭院绿阴多。兔葵燕麦易轻脱,红药碧桃须孰何。

古寺高楼暮倚阑,野云不散白漫漫。好山遮尽君无恨,且作沧溟万里看。

考槃应未永,聊此养闲疏。野趣今何似,诗题旧不如。春篁离箨尽,陂藕折花初。终要秋云是,从风恣卷舒。

半夜闻歌客寝惊,空余缥缈渡江声。湘妃舞罢波纹冷,月欲衔山天未明。

一奋冲天跨六州,生前天已怒旄头。开何有意容王猛,肯使鱼羊食不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