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临川好,山影碧波摇。
鱼跃冰池飞玉尺,云横石廪拂鲛绡。
高树竹萧萧。
寒食近,湖水绿平桥。
繁杏梢头张锦旆,垂杨阴里系兰桡。
游客解金貂。

作品评述

《望江南》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谢逸。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望江南

临川好,山影碧波摇。
鱼跃冰池飞玉尺,云横石廪拂鲛绡。
高树竹萧萧。
寒食近,湖水绿平桥。
繁杏梢头张锦旆,垂杨阴里系兰桡。
游客解金貂。

中文译文:
在临川,景色宜人,山影在碧波中摇曳。
鱼儿跃出冰池,犹如玉尺飞舞,云彩横贯石廪,轻拂鱼丝织成的绡帕。
高大的树木和竹子沙沙作响。
寒食节即将到来,湖水如翠绿的平桥。
花盛开的杏树梢头飘动着绣旗,垂柳树的阴影中系着蓝色的船篙。
游客解下身上的金貂。

诗意和赏析:
《望江南》描绘了一个江南风景美丽的景象,传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感叹之情。诗中的江南被描绘得如诗如画,山峦在碧波之间摇曳,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诗中的鱼儿跃出冰池,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鲜明地表现出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活力。云彩在石廪上飘动,如同轻拂着鱼丝织成的绡帕,展现出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美妙。

诗中还描绘了一个寒食节临近的场景,湖水清澈翠绿,平桥横跨其上,为整个景色增添了一丝静谧和宁静。杏树上盛开的花朵飘动,招展着绣旗,垂柳的阴影中系着蓝色的船篙,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和文化。最后一句描述了游客解下身上的金貂,可能是指游客脱下厚重的貂皮,感受江南春天的温暖和舒适。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对山水、植物和游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江南的美景之中,感受到了其中的宁静、生机和诗意。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谢逸的诗词成就

  谢逸是五代花间词派的传人,所著《溪堂词》“远规花间,逼近温韦” (薛砺若《宋词通论》) ,雅洁清丽,蕴藉隽妙,在北宋后期的词坛上自成一家。所著《溪堂词》,“皆小令,轻倩可人”(明毛晋《跋溪堂词》),“标致隽永”(《词统》卷四),今存词六十二首。其词既具花间之浓艳,又有晏殊、欧阳修之婉柔,长于写景,风格轻倩飘逸。

  其诗风格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相似,清新幽折,时人称之为“江西谢康乐”。其文似汉朝刘向、唐朝韩愈,气势磅礴,自由奔放,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流畅自如。黄庭坚说他若在馆阁中,“当不减晁、张、李商老”(晁补之、张来、李商隐)。

  谢逸的诗,文词洗炼,有古意,颇受黄庭坚欣赏,认为他诗中名句“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雕”、“老凤垂头噤不语,枯木槎牙噪春鸟”、“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凋”及词中名句“黛浅眉痕沁,红添酒面糊”、“鱼跃冰池飞玉尺,去横石岭拂鲛绡”,“皆百炼乃出治者”。其生新瘦硬之处,颇得黄庭坚诗的神髓。又如《寄徐师川》诗中的“江水江花同臭味,海南海北各山川”一联字法句法都有明显模仿黄诗的痕迹。

  但谢诗中较多的是轻隽健朗,清新疏快的句子。《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虽稍近寒瘦,然风格隽拔,时露清新”,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谢逸诗清朗健拔的特色。尤其是其七言古诗,多感情充沛,辞意流注,很有笔力。其五言古诗则多写隐居生活,气格闲雅淡远,时与陶、韦相近。

  谢逸与当时著名诗人洪刍、饶节、潘大临等人关系密切。吕本中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谢逸等25人为法嗣,这就是在宋代诗坛上颇有影响的“江西诗派”,且评其诗曰:“才力富赡,不减康乐。”谢逸与其弟谢薖被称为“临川二谢”(比作谢康乐和谢玄晖),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

  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述《复斋漫录》:“元估中,临川谢无逸过黄州关山可花村馆驿,遇湖北王某,江苏诸某,浙江单某,福建张某等秀才。四人知其来自临川,戏以‘曹植七步成诗,诸君七步为词’相谑。逸行五步,词成,挥毫疾书《江城子》一阙于壁:‘可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落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荫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上晚烟笼,粉香浓,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图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标致依水,情乎俱妙,遂以‘五步成词’闻名江南。”

  谢逸诗词中有不少描写家乡旖旎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名篇:《金石台》、《北津渡》、《吴家渡》、《望江南》等。在《卜算子》词中,较好地体现了江西诗派诗人写词好化用前人诗句的特点。前人评此词为:“标致隽永,全无香泽,可称逸词”(《词统》卷四)。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为郑彦国编的《临川集咏》所作的序言,是其散文代表作。

  著述甚丰。著有《溪堂集》20卷,诗集5卷,补遗2卷,诗余1卷,另有《春秋广微》、《樵谈》等书,多散佚。现仅存《溪堂集》10卷,《溪堂词》1卷,有其诗216首、词62首、散文47篇。《四库全书》存《永乐大黄》辑本《溪堂集》10卷。事见《(道光)抚州府志》、《临川县志》、《江西通志》、《四库全书》、《江西诗征》。

诗词推荐

清跸传音紫集来,逡巡万玉拥钧台。南山镇地符长算,北斗倾霞入宴杯。镐饮篇中鱼汪漾,虞韶声里凤徘徊。年年赤帝乘离月,长见云龙帐殿开。

望江南

人皆贪禄利,白首更营营。若见无为理,兼忘不朽名。幽禽窥饭下,好药入篱生。梦觉幽泉滴,应疑禁漏声。

望江南

腊残春到无多日,留得清芬伴倾椒。却放东风吹冻裂,遣渠堤柳又新条。

望江南

皓月流华光,微霄暧虚碧。空庭四无人,及此美□夕。霏微弄香雾,淡荡舒玉色。离离花影斜,梢梢兰露滴。颓然意忘倦,欲起还自惜。春情谅难得,后夜空相忆。

望江南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望江南

已是秋阴更夕曛,乱山高下起寒云。危楼愿见客何处,远笛不知人厌闻。身外流年波渺渺,眼前生事叶纷纷。此愁万斛谁量得,直为重拈庾信文。

望江南

香山誉望不可攀,香山之后传香岩。香岩硉矹耸人目,香岩秀气超尘凡。香岩之风清可掬,终日哦松适幽独。愧我无能老杜门,何时一笑披青云。

望江南

仲月景气佳,东林一登历。中有故人诗,凄凉在高壁。精思长悬世,音容已归寂。墨泽传洒馀,磨灭亲翰迹。平生忽如梦,百事皆成昔。结骑京华年,挥文箧笥积。朝廷重英彦,时辈分圭璧。永谢柏梁陪,独阙金门籍。方婴存殁感,岂暇林泉适。雨馀山景寒,风散花光夕。新知虽满堂,故情

望江南

眼见黄叶落,耳闻孤雁鸣。咦,溪上秋光分外清。

望江南

般游念未稳,又别住山人。雁影水中字,云心江上宾。同条如是住,千里亦成邻。深翠一枝玺,腐红五合陈。回途登鸟道,华木故园春。

望江南

君子为利博。达人树德深。苹藻由斯荐。樵苏幸未侵。恭闻正臣祀。良识佩韦心。容范虽年代。徽猷若可寻。菊花随酒馥。槐影向窗临。鹤飞疑逐舞。鱼惊似听琴。漳流鸣磴石。铜雀影秋林。

望江南

月色满湖村。枫叶芦花共断魂。好个霜天堪把盏,芳樽。一榻凝尘空掩门。此意与谁论。独倚阑干看雁群。篱下黄花开遍了,东君。一向天涯信不闻。

望江南

水阔天低欲尽头,柳花如雪暗归舟。平生解识沧洲趣,何处飞来双白鸥。

望江南

闻君作茅庐,正在西轩西。定移旧蔬圃,稍改新药畦。其高如伯鸾,况亦有隐妻。今方汉德盛,不必之会稽。

望江南

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

望江南

槛外客山今对展,禊时朋酒占初筵。十年重访苏堤柳,总付春光入画船。

望江南

水边林下逢衲子,我亦来追六月凉。传得黄州新句法,茗搜文字响枯肠。

望江南

斗悬金印心难动,屏列春山眼暂开。

望江南

谪官无俸突无烟,惟拥琴书尽日眠。还有一般胜赵壹,囊中犹贮御书钱。

望江南

越客重过岁五移,鹿田祠下久栖迟。至今贫贱身谁屈,如旧饥寒心自知。远涧竹泉秋后别,孤峰云径晓来思。所嗟咫尺稀相见,君若还山那可期。

望江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