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作品评述

【注释】

①金风:秋风。
②绿酒:美酒。
③紫薇朱槿:两种花卉。花色艳丽。

【评解】

金风梧桐,小窗人醉,斜阳残花,双燕欲归。这首小词通过对秋景的着意描绘,委
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清寂之思。
犹如微风之拂轻尘,晓荷之扇幽香。全词于平易之境,抒闲适之情。清新雅洁,饶
有韵致。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纯写秋末景色,惟结句略含清寂之思,情味于言外
求之,宋初之高格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以景纬情,妙在不着意为之,而自然温婉。“金风”
两句,写节候景物。“绿酒”两句,写醉卧情事。“紫薇”两句,紧承上片,写醒来景
象。庭院萧条,秋花都残,痴望斜阳映阑,亦无聊之极。“双燕”两句,既惜燕归,又
伤人独,语不说尽,而韵特胜。
--------------------------------
此词与作者的《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都突出反映了晏殊词的闲雅风格和富贵气象。作者以精细的笔触,描写细细的秋风、衰残的紫薇、木槿、斜阳照耀下的庭院等意象,通过主人公在精致的小轩窗下目睹双燕归去、感到银屏微寒这一情景,营造了一种冷清索寞的意境,在这一意境中抒发了词人淡淡的忧伤。
起首二句在写景中点明时间 ,渲染环境。金风,即秋风。《文选》张协《杂诗》“金风扇素节 ”中,李善注曰 :“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也。”
此时庭院内是西风落叶 ,画堂中的词人因饮了绿酒,一会儿便醉眠了。用笔轻灵,色调淡雅,语气仿佛在与一位友人娓娓而谈。其中两组叠字,首尾相接,音律谐婉。以“细细”状金风,就没有秋风惯有的那种萧飒之感,而显得平静、悠闲。“叶叶”这两个名词连用,展开一片片叶子飘落的景象,并使人感到很有次序 、很有节奏。向来写梧桐经秋都是较为凄厉的,如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煜《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经过一代又一代词人的染笔,以至于使人一听到秋风吹拂梧桐,就产生凄凉况味。而象晏殊写得如此平淡幽细的,却极为少见。下面“绿酒”一句,因为用了“初 ”字和“易”字,就觉得他的酒量不大,浅尝辄醉,也是淡淡的一笔。然后词人才用了较重的笔墨:“一枕小窗浓睡。”
“绿酒”句点出“浓睡”的原因,是陪笔,“一枕”句才是此片的主意。小饮何以“ 易醉 ”?浅醉何得“浓睡 ”?原来词人有一点淡淡闲愁,有愁故易醉,愁浅故睡浓。
下片则是写次日薄暮酒醒时的感觉。词人一觉就睡了整整一个昼夜,睡极浓矣。浓睡中无愁无忧,酒醒后是什么样的情绪,他没有言明,只是通过他眼中所见的景象,折射出心情之悠闲,神态之慵怠,而在结句中却仍反映出一点淡淡的哀愁 。紫薇 ,夏季开花 ;朱槿,夏秋间吐艳。上片说金风吹得梧桐叶坠,显然是秋天了,所以词人从小窗望出去,这两种花都已凋残。值得注意的是:上片的梧桐叶坠,为耳中所闻;下片的两种花残,乃眼中所见。词人正是通过对周围事物的细微感觉,来表现他此际的情怀。“斜阳却照阑干 ”,紧承前句 ,描写静景。晏殊在另一首《踏莎行》中云:“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词境相似。
日暮了 ,斜阳正照着阑干 ,正是“双燕欲归时节”。此意平平说来,似不相干语、没要紧语,但实际上,却用这样的语言来调和气氛,缓冲节奏,烘托情感。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云:“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感。”“燕子欲归”,乃系景语,它对下句“银屏昨夜微寒”,正好起了一个铺垫和烘托的作用。双双紫燕即将归巢了,这个景象便兴起词人独居无聊之感,于是他想到昨夜酒醉后原是一个人在独宿。一种凄凉意绪、淡漠愁情,不禁流于言外。但他不用“枕寒”、“衾寒”那些用熟了的字面 ,偏偏说屏风有些微寒。寓情于景,含蓄蕴藉,令人低徊不尽。
这首词的特点是风调闲雅,气象华贵,二者本有些矛盾,但词人却把它统一起来,形成表现自己个性的特殊风格。晏殊以相位之尊,间为小歌词,得花间遗韵。刘攽《 中山诗话 》说:“无献尤喜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乐府。”也就是说他的词风酷似冯延巳。但从这首词来看,它的闲雅风调虽似冯词,而其华贵气象倒有点象温庭筠的作品。不过温词的华贵,大都表现在词藻上的镂金错采,故王国维以“画屏金鹧鸪”状其词风。晏词的华贵却不专主形貌,而在于精神。“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气象 ,若‘ 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 。”(见吴处厚《 青箱杂记》)这首词中所写的风,正与上举两例相似。它所塑造的形象,借用晁补之评论其子晏几道词的说话,一看就知道“不是三家村中人”,而是一个雍容闲雅的士大夫。

作者介绍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幼以神童着称,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十五岁时即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迁枢密副使,明道元年(一○三二)除参知政事,康定元年(一○四○)进枢密使,庆历二年(一○四二)加同平章事。先后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疾归东京。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元献。晏殊原有集,久佚。清胡亦堂辑《元献遗文》一卷,仅存诗六首。劳格辑《元献遗补编》(简称补编)三卷,其中诗两卷。一九一七年南城李之鼎将两书校订,勒爲一编,后附《元献遗文增辑》一卷,收入宜秋馆刊本《宋人集乙编》中。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晏殊诗李氏刊本虽收辑最多,但凌乱丛杂。这次整理,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重新补辑、编次,定爲三卷。其得之于《会稽掇英总集》等宋人着作者,爲第一卷;得之于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叶志诜抄本爲底本)爲第二卷;得之于元、明、清诸人着作者凡十八首,与辑出零句,合爲第三卷。

诗词推荐

早岁峨冠侍冕旒,白头淹恤外诸侯。箧中尚有东封草,塞下曾无北顾忧。心系汉廷长入梦,气吞胡虏不防秋。经纶未了埋黄土,精爽还应属斗牛。

婉约

我羡君才桂一枝,天门步担束书归。药方按古藏之笼,花样翻新织锦机。不耻缦袍身自责,能知璞玉世尤稀。天寒野旷来时路,一笑应疑吾道非。

婉约

从事年来鬓似蓬,破车倦仆众人中。作诗仅比穷张籍,得马还从老晋公。夜起趋朝非所事,晓骑行乐定谁同。惯乘款段游田里,怯听駸駸两耳风。

婉约

细雨如毛暮霭浓,山光水色醉春空。认来认去燕还舍,吹落吹开花使风。

婉约

寂寂老仟家,苍山一迳斜。还丹延日月,洞府足烟霞。野鹤千年寿,灵桃风度花。岂知人世上,尘事乱如麻。

婉约

清质悠悠素彩融,长川迥陆合为空。佳人甚近山城闭,夏夜相望水镜中。

婉约

六月度开云,三峰玩山翠。尔时黄绶屈,别后青云致。

婉约

北地戎马后,凋残今几年。边民此天幸,县令若君贤。况自储蓄久,定知摩抚全。好须图善政,能为作诗传。

婉约

栖栖惯听鼓鱼声,心印相传第几灯。江有白鸥閒似我,地惟苍藓懒於僧。吟难用世皆东野,穷亦忧时祗少陵。多谢故人相厚意,一笺当暑敌凝冰。

婉约

相思禁烟近,楼上动吟魂。水国春寒在,人家暮雨昏。朱桥通竹树,香径匝兰荪。安得吾宗会,高歌醉一尊。

婉约

路傍草,路傍草,古路迢迢生不了。百年金谷夕阳天,万里沙场霜月晓。古路今路一样平,踏来踏去重青青。吾知此草踏又生,莫教古路无人行。

婉约

吹红抱得绿团枝,蝴蝶飞来又却疑。藤架野花无著莫,是人行处有香随。

婉约

问君辛夷花,君言已斑驳。不畏辛夷不烂开,顾我筋骸官束缚。缚遣推囚名御史,狼藉囚徒满田地。明日不推缘国忌,依前不得花前醉。韩员外家好辛夷,开时乞取三两枝。折枝为赠君莫惜,纵君不折风亦吹。

婉约

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従前筝笛耳。

婉约

此路通南国,于今人少行。遗民依庙住,旷野用锄耕。古木刀痕熟,空山鬼炎惊。犹闻宿师处,仓猝又招兵。

婉约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只缘袅娜多情思,便被春风长请挼。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婉约

飞阁凌云向水开,好风明月自将来。千江练色明书幌,万叠岚光拂酒杯。何处笛声梅正落,谁家尺素雁初回。芳尊竟日群公坐,得侍登高作赋才。

婉约

木兰春涨与江能,日日江潮送晓风。此水还应接鄞水,为谁流下海门东。

婉约

鱼龙远避水光浮,草木怒长山意豪。独立和风清宿酒,晚云收尽月痕高。

婉约

暑风空战荻萧萧,尽日舟行淖没腰。曾见决堤嵦漏,未闻涸辙纵鳅跳。成渠致利今无郑,具备先时古有尧。安得圩图比安上,忧时如侠奏清朝。

婉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