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丈尚书

亭亭涧阿松,冰雪何青青。
千岁已枯死,流膏生茯苓。
虽无岁寒姿,气味犹典刑。
尘土久埋没,谁能验仙经。
置君药笼中,傥可延年龄。

作品评述

《上李丈尚书》是宋代诗人王之望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亭亭涧阿松,冰雪何青青。
千岁已枯死,流膏生茯苓。
虽无岁寒姿,气味犹典刑。
尘土久埋没,谁能验仙经。
置君药笼中,傥可延年龄。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一棵苍劲挺拔的松树为主题,表达了对时间的思考和对长寿的追求。松树屹立于涧谷之间,宛如一道青翠的屏障,冰雪覆盖使其更显青翠欲滴。诗人提到这棵松树已经千年岁月,虽然外表看似凋敝,但仍然生机勃勃,它的树脂能够生长出珍贵的茯苓。松树虽然无法保持四季常青的形态,但它的气味却具有典型的松香气息。尘土的覆盖已经将松树埋没了许久,诗人思考谁能够验证古代的仙丹之书中的秘方。最后,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药笼,希望通过药物延长自己的寿命。

赏析:
这首诗以一棵松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松树的形态和特征,展示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生命的思考。松树是中国文化中常用来象征坚强和长寿的象征物,它们能够在严寒的冬季中依然挺拔生长,寓意着生命力的顽强。诗中的松树虽然已经经历了千年岁月,但依然生机盎然,这体现了诗人对于长寿和不朽的渴望。诗人通过描述松树的气味,将其与典型的松香相联系,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最后,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药笼,表达了对延长寿命的希望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长寿的思考。诗人以松树作为象征,表达了对于生命力和坚强意志的赞美,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希望,将个人与松树联系在一起,寄托了对长寿和不朽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诗词推荐

十里五里一值浅,千愁万愁过徐城。王君论与河流阻,杜老谈思月色清。岸若屹墙空自面,树如张盖欲谁倾。二人党及亲朝夕,更晚更迟何计程。

辨幕资筹笔,圜扉待雪冤。未论公喜怒,先为母平反。君壮行其志,吾贫赠以言。自怜刘跛子,不及送前村。

良宵复杪秋,把酒说羁游。落木东西别,寒萍远近流。萧条旅馆月,寂历曙更筹。不是仇梅至,何人问百忧。

莲为君子花,竹有君子操。深衣古君子,清以仙自号。徘徊莲竹间,似觉皆所好。水边立良久,林外复高蹈。翩然侧翅舞,意喜佳客到。客家江南村,幽处着吟帽。有莲环钓石,有竹近茶灶。胎仙夜生子,并入平安报。朅来踏京尘,久矣不闻耗。今晨三君子,一见慰怀抱。主人勿却客,借此

王郎一室天地中,客来有榻樽不空。奉亲一笑办能事,插架万轴收新功。男儿磊落四方志,况子郎罢方诗穷。亟书周庸赐汉第,可用容膝师陶翁。

孝武威灵动百蛮,将军辛苦到阗颜。儒生未必无长策,枉使匈奴害狄山。

婴儿头上戴莲花,诈伪迷人乱似麻。不道修行从一鼎,却言般运有三车。泥丸有路蒸方透,紫府无涯价莫加。为劝尘中迷路者,好寻元本莫咨嗟。

妃子妖红湿领巾,马嵬遗恨几番春。如何淡素衣龙衮,一似秦宫入道人。

金鞭勿复挥,古来事如此。仲连破聊城,辞爵归田里。子房定汉室,言从赤松子。何如酌金罍,酒酣犹热耳。

人烟寂绝鬼门关,更指儋州杳莽间。三四月交天漏雨,东南地尽水浮山。依迷春草鴒原失,响像秋风鹤驭还。回羡河阳贤父子,雪堂曾伴十年闲。

羁旅兼边思,川原蹀血新。烟云长带雨,草树不在春。细水淘沙骨,惊飚转路尘。今朝见烽火,白首太平人。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士如圭璋,自然廉隅。一日无耻,不可以居。上帝降衷,毁败是虞。迁史作传,爰首饿夫。

亭亭涧阿松,冰雪何青青。千岁已枯死,流膏生茯苓。虽无岁寒姿,气味犹典刑。尘土久埋没,谁能验仙经。置君药笼中,傥可延年龄。

宫烟如水湿芳晨。寒梅似雪相亲。玉楼侧畔数枝春。惹香尘。寿阳娇面偏怜惜,妆成一面花新。镜中重把玉纤匀。酒初醺。

花发秋无数,空香雪满庭。溪回双股碧,峰断两眉青。禅影林俱寂,经声鸟自听。岩云吹欲堕,千仞立孤亭。

彩舫解维官柳。楼上谁家红袖。团扇弄微风,如为行人招手。回首。回首。云断武陵溪口。

曲中词彻。把来历事亲堪说。住京兆府外县,终南方孤云白雪。自观得,玉花结。活死人兮放些劣。没地埋,真欢悦。道号重阳子,字知明姓王名*。害风儿,怎生说。

远山高绝近山低,未必低山肯下伊。定是远山矜狡狯,跳青涌碧角幽奇。

所谓上元者,俗以侈升平。汉用方士说,祠祭夜达明。爇炬或始此,游观实何名。年登庶事遂,春早芳意萌。冶妆饰粉黛,豪奏喧丝笙。愚玩夺稚魄,淫窥荡狂情。天宝覆唐都,宣和倾汴京。词人丽唱在,物极良足惊。一隅颇完盛,四运遄代更。戍守列万里,镇防连百城。崛起间窃发,交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