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几共查梨到雪霜。
一经题品便生光。
木奴何处避雌黄。
北客有来初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
含滋嚼句齿牙香。

作品评述

诗词:《浣溪沙》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浣溪沙,一种用来洗涤衣物的细沙。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浣溪沙边观察自然景物和品味人生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
几共查梨到雪霜。
一经题品便生光。
木奴何处避雌黄。
北客有来初未识,
南金无价喜新尝。
含滋嚼句齿牙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人生和文学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诗的开篇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一起观察梨花,从初开的白花到覆盖雪霜,表现了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流转。

接着,诗人提及自己题写的字句,一经题写就生发光彩。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笔下的文字,一经问世就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这种对于文字和艺术的讨论,彰显了诗人的自信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随后,诗人提到了"木奴",指的是一种树脂,可以用来避开对黄金的渴望。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强调了精神追求和内心的自在。

在下一段中,诗人提到北方的客人来到南方,对当地的黄金并不熟悉,而南方的金子却无价值,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这里既描绘了地域差异,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最后,诗人以口感的形象来表达对文字的喜爱。"含滋嚼句齿牙香"中的"含滋嚼句"可以理解为品味和咀嚼文字的快感,比喻文字的美味。这种对于文学的热爱和享受,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探讨人生和抒发对文学的喜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深沉思考和感悟。它既有写实的一面,又抒发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和内心自由的追寻。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真人宫对青楼起,面面青楼俯江水。楼上箜篌楼下船,大堤花暖汉江烟。汉江估客青楼妾,十五蛾眉娇可怜。白铜小唱《黄金缕》,对客还成可怜语。垆头客醉不留行,明道峰望云雨。

宋词

暝色兼荒远,初分浦淑烟。应知汉江佩,月竹斗娟娟。

宋词

何处避炎威,好是幽人屋。拂拂来清风,苍松间修竹。坐久细哦诗,惜不疗饥腹。念彼田舍翁。桔槔声断续。谁知汉阴老,抱瓮灌园谷。雇我本无机,所原年谷熟。

宋词

并辔出都门,葱笼日欲昕。野寒余宿雪,树闇湿春云。稍望郊宫近,先悉马首分。一朝犹恋恋,可复久离群。

宋词

荆楚岁时,念自古、登临风俗。休更道、桓家车骑,谢家丝竹。不觉吹将头上帽,可来共采篱边菊。叹如今、重九有何人,相追逐。穷处士,枯如木。贤太守,温如玉。遣厨人餽酒,_人餽粟。欲寄唐虞无限意,离骚都是相思曲。奈两三、寒蝶尚于飞,秋光促。

宋词

江干高居坚关扃,犍耕躬稼角挂经。篙竿系舸菰交隔,笳鼓过军鸡狗惊。解襟顾景各箕踞,击剑赓歌几举觥。荆笄供脍愧搅聒,乾锅更戛甘瓜羹。

宋词

范生本以宽得名,不学关仝与李成。笔端自出一机杼,理通神会真其能。横披小轴屡到眼,颇亦时能辨真赝。未见弘大如公藏,茂树乔山春烂漫。此图不是江南山,寒空青嶂疑商颜。高高下下几佳处,庄家时有茅三间。桥梁楼观各有趣,一夫驱驴何处去。安得随入杳霭间,布袜青鞋踏空雾。

宋词

先生沈病意何如,蓬艾门前客转疏。不见领徒过绛帐,唯闻与婢削丹书。

宋词

天帝一震怒,贰负缚暝间。石室梏两足,仰无日月攀。我稽浔阳囚,迢迢如玉关。妻女阻会面,何时复生还。卫水东北流,日夜恣漰濞。如何来枕上,化作万行泪。申包哭秦庭,七夜救楚地。掩面今三年,犹为蒿里质。天命安可知,长吟慰憔悴。

宋词

普因乾坤非外物,周闻法界祗圆音。含灵入我身毛孔,非相非名何处寻。宝陀触目无人见,妙体端严不坏金。如钟含响随缘应,见我方知识自心。释迦佛,普庵光,不二如来体不藏。香花供养谁知有,只在众生心印堂。

宋词

海内标元礼,毫端跨子长。学如开武库,材何壮明堂。忧患双蓬鬓,功名一郡章。汗青须好传,公死未应亡。

宋词

向晚无公事,身如太古闲。县楼明夕照,樽酒对南山。放意利名外,游心天地间。生来不能饮,到此学酡颜。

宋词

送客客为谁,朱门处士稀。唯修曾子行,不著老莱衣。古寺随僧饭,空林共鸟归。壶中驻年药,烧得献庭闱。

宋词

春日山居好,春深自向归。且年城茂实,何必恋芳菲。树合明湖隔,蒿长远径微。风雩吾党事,试浴振春衣。

宋词

曾下青田啄玉苗,泥沙病羽久萧条。谪仙不欲留尘世,依旧提携上碧霄。

宋词

好花不与_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宋词

山绕平湖绿四边,两翁遗泽到今传。苹风引钓鱼随艇,谷雨催耕水拍田。败壁丹青悲落日,荒庭绅笏想流年。桐乡不废春秋祀,箫鼓鸡豚久更虔。

宋词

今夜人间是小除,归途迂曲访君居。村深事简携杯外,閒把诗篇细卷舒。

宋词

立尽黄昏赏玉肌,月华无语上疏枝。绝怜熟睡含章畔,无限花飞总不知。

宋词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宋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