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钟示众法语

总中有别异中同,成坏非干这一钟。
收拾油铛并火{左金右敖},圆溶法器隮盲聋。

作品评述

《开钟示众法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开启钟声示众,以法语讲述。总结中有区别,异中皆有共同之处。成就与毁灭并不相关,这一钟传达出深刻的含义。整理油脂的锅铛,燃起熊熊烈火。左边代表金,右边代表敖,象征着完整的法器,能够启迪盲聋。

诗意:
《开钟示众法语》表达了佛教的教义和观点。诗人通过钟声的比喻,阐述了总结和归纳的重要性,强调了在异中寻求同的智慧。他指出,成就与毁灭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而是存在着内在联系。通过整理油脂和点燃火焰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要净化内心、激发智慧的寓意。最后,金和敖代表着法器的完整性,象征着佛法的启迪能够帮助人们战胜无知和愚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佛教思想。通过对开启钟声的描述,诗人引发读者对思想的反思和寻求。他强调了总结和归纳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在事物的表象之下寻找共同之处。诗中的成坏非干这一钟的形象化描写,使得诗意更加生动有力。通过整理油铛和点燃火焰的意象,诗人呼吁人们净化内心、燃起智慧之火。最后,金和敖象征着法器的完整性,提示人们通过佛法的启迪,战胜盲目和无知。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展现了佛教智慧的力量,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净化和智慧的启迪。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今岁秋阳晒人死,今宵秋月呼人起。月光如水澡吾体,月色如霜冻吾髓。老夫畏热如於菟,平生爱月如冰壶。望舒可客不可孤,麴生可亲不可疏。更招玉兔金蟾蜍,同酌山杯煮涧蔬。来朝秋阳再作恶,今夕秋光且行乐,遮莫参横并月落。

每倾鹦鹉留佳客,欲采芙蓉寄远人。燕子不来秋已算,倚栏无语独逡巡。

欹危一迳通,下马转深丛。便是尘寰外,可怜烟坞中。修篁寒滴雨,老柏静吟风。日暮庭前树,归鸦自绕空。

袭人风露觉秋初,临水高楼更雨余。天幕鲜明河影淡,行云流月两徐徐。

纸色光新耸坏櫺,履声忪脆兀閒庭。饥禽啐砌留奇迹,枯树拿空失丑形。早与花根添曲糵,可容画手著丹青。溪西冻瀑融晴滴,欲问岩僧借净瓶。

晓过青郊驿,春游白岳山。提壶劝酒语关关。一听一开颜。村舍疏林外,田畦乱水间。郊原雨足信风还。羡杀岭云间。

江外雨初收。江水悠悠。旧时桃叶去难留。几度春风杨柳暗,不系离舟。别久减风流。梦断西楼。年年二月蹋青游。不是沙边无杜若,懒寄闲

数日窗无疏竹影,烟中长有万丝飞。不知小雨催时节,但觉朝来欠夹衣。

平生寻菊未曾遭,直上成丛一丈高。几处禅房惊老眼,满堂佛像自森罗。

慎□重高鼎,宣威屡干方。夷吾欣在晋,尚父果兴唐。剑佩凌烟阁,笙歌逸老堂。犹闻病乘馹,遗恨隔清光。

花露湿晴春,秋灯落烬频。祇缘吟有味,不觉坐劳神。寄远情无极,搜奇事转新。此魔降不到,珍重五天人。

当年合德并飞燕。涎涎无人见。清魂沦入海棠枝。料想天寒同著、翠罗衣。同心佩带连环玉。并髻云鬟绿。谁教红萼自成双。恰似新荷叶里、睡鸳鸯。

脚底云山叠叠低,面前一带绕清溪。秋光总可供吟笔,写作登高第一题。

门号签书府,心存攻愧斋。倚栏临曲沼,扶杖看悬崖。槁叶鸣轻雨,残山拥半阶。退公成吏隐,足以畅幽怀。

春波门外上春船,春涨葡萄绿浸天。共君细细酌篷底,西望落日横孤烟。倚篷横玉彻三弄,飞花谁遣回风送。须臾月出光满座,杯光滟滟金波动。美人相逢良不多,美景岂可成蹉跎。为欢未久又为别,空劳春梦落春波。

桃在仙翁旧苑傍,暖烟轻霭扑人香。十年此地频偷眼,二月春风最断肠。曾恨梦中无好事,也知囊里有仙方。寻思仙骨终难得,始与回头问玉皇。

扬子江头南北路,木兰船上往来人。年华衮衮东流水,世事劳劳薄宦身。回首天涯成远别,忘怀物外自相亲。津亭共起忧时叹,重记津亭泪满巾。

晓枕占乾鹊,昏檐数湿萤。竹风愁独立,山雨要同听。懒更翻黄卷,还成倒浊瓶。犹疑到或晚,戒勿掩柴扃。

雨余想见药苗肥,薯蓣堪羹杞可齑。老贼何须投益智,先生只要买当归。

急管度青枝,醉眠芳草。云断巫阳梦能到。乍醒余困,晴影暗移纱帽。旧时闲意思,都忘了。今岁春迟,去年春早。点点繁红又多少。惜春归去,酒病翻成花恼。数声鸣鸟唤,人惊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