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能持行不低,天龙守护伊。
中涂生告别,拔苦与耕犁。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尊重正教分第十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能持行不低,
天龙守护伊。
中涂生告别,
拔苦与耕犁。

译文:
能坚持正道不屈服,
天龙守护伊人。
中涂生告别,
摆脱痛苦,投身田野劳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持守正道的信念和追求自由的决心。诗中的“能持行不低”意味着作者有着坚定的信仰和道德准则,不屈服于诱惑和挑战。他将自己比作天龙,象征着威严和正义,守护着伊人,象征着珍视和保护真理与善良。

接下来的两句“中涂生告别,拔苦与耕犁”,描绘了中涂生(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告别尘世的痛苦,投身于田野劳作中。这里的田野劳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农耕劳作,更是一种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追求。通过田野劳作,中涂生能够抛却尘世的烦恼和纷扰,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感。

整首诗词借用了佛教的意象和哲理,表达了对正义和自由的追求。作者通过诗词传达着对道德的坚守和追求内心平静以及远离世俗烦扰的渴望。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蕴含着普世的价值观,使读者产生共鸣,并引发对人生意义和自由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昔公安在见何晚,宁欲霜埋不受春。不是三生曾一面,宁堪开向世间人。

皇华使者临清晨,手开宝轴香煤新。沿名与字发深旨,宸毫洒落奎鉤文。精神高远照日月,势力雄健生风云。混然气质不可写,乃知学到非天真。缄藏自语价希代,谁顾四壁嗟空贫。臣闻帝舜优圣域,臯陶大禹为其邻。吁俞敕戒成黄要,垂覆后世如穹旻。陛下仁明如舜禹,豪英进用司鸿钧。

天将秋气蒸寒馥,月借金波滴小黄。不会溪堂老居士,更谈桂子是天香。

便斋素迫隘,为敞一轩清。畏暑不能到,好风常自生。簷牙透山色,砌脚逗泉声。事集民安堵,琴棋此适情。

大江深处月明时,一夜吟君小律诗。应有水仙潜出听,翻将唱作步虚词。

破晓初惊失旧山,瑶台化出坐中寒。江心冻合愁蛟蜃,匣里冰生吼镆千。门闭洛阳人迹绝,指穿东郭履痕乾。凤池不比梁园客,咳唾珠玑落玉盘。

山月转松影,涧泉鸣夜窗。清谈虎溪远,痴坐鹿门庞。敌国终亡灭,边城合受降。晨钟发秋思,同梦绕三江。

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东汉有两士,才智炫一时。三公往访事,卧痾亦见辞。伟明独不然,小道安取兹。斯人似水镜,与世破昏疑。忧国不为身,百世那可欺。举杯相欢属,是事亦置之。

翩然沟上亭,左右相映带。修柟列翠幄,长松偃高盖。地褊景逾宽,处约志弥泰。谁知坐啸间,心游万物外。

玉案珠帘翡翠屏,焚香夜诵蕊珠轻。月明鸾背飞琼过,少驻花阴带笑听。

花样精神月样妆,妖魂不以近忠良。如何凰阁平章老,欲事宫中妩媚娘。

好池亭,华丽於中莹。善修外景。装成内景。这两事、谁能省。谨按黄庭缉整。表里通贤圣。水心炎炎,火焰猛劲。溉练出真清净。

维摩居士室,晨有鹊、噪檐声。排闼者谁欤,冶容_服,宝髻珠璎。疑是毗耶城里,那天魔、变作散花人。姑射神仙雪艳,开元妃子春酲。_延第一次西京。姚魏是知名。向欧九记中,思公屏上,描画难成。一自朝陵使去,赚洛阳、花鸟望升平。感慨桑榆暮景,抉挑草木微情。

浩浩云横坞,霏霏雨不收。野桥人少度,寂寞卧清秋。

巩响渐依阶砌下,萤光乱出草莱间。炎蒸散尽人轻健,从此篮舆数往还。

忆昔东坡老,曾吟陌上花。我今归故里,卉木正光华。

荷花深处放舟行,棹触荷珠碎又成。莫道使君迷醉曲,分明认得采莲声。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御苑接湖波,松下春风细。云绿峨峨玉万枝,别有仙风味。长信昨来看,忆共东皇醉。此树婆娑一惘然,苔藓生春意。聚景官梅,皆植之高松之下,芘荫岁久,萼尽绿。夔昨岁观梅于彼,所闻于园官者如此,未章及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