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

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
天子初愁思,都人惨别颜。
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
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

作品评述

《洛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洛阳城的忧愁之情。

诗中描述了洛阳古城曾经的辉煌和遭遇的不幸。洛阳曾经是东都,但后来陷入黑暗,遭受胡马的侵袭。天子初位之时,他也忧虑着这个陷入困境的城市。城里的人们离别时的表情悲愁。

诗中还有音乐与乐队的描写,清笳声在宫殿之中奏响,翠盖车驾驶过山关,这些描述了帝王的离去和逃离的场景。

故老流泪,龙髯再度登临,这里表达了老人情绪的流露,也描绘了他们渴望过去辉煌的情感。

整首诗流露出杜甫对洛阳的忧愁与伤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洛阳曾经辉煌的怀旧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
天子初愁思,都人惨别颜。
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
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

诗意和赏析:

《洛阳》这首诗展现了杜甫对洛阳这个遇难城市的关注和关怀。他通过描绘洛阳曾经的辉煌和遭遇,表达了对这个城市的忧愁和怀旧之情。诗中的音乐和乐队的描写,以及老人的流泪,都增添了诗的感情色彩,使整篇诗更加感人。

这首诗中的洛阳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城市,也可以作为一个象征,代表着曾经的辉煌和遇难的困顿。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是广大洛阳人民的缩影,他们的离别和流泪,代表了整个城市的悲伤情绪。

通过这首诗,杜甫不仅抒发了自己对洛阳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对整个社会的关怀和思考。他借助洛阳的遭遇,反思了当时朝野的风雨飘摇,以及人民的疾苦和困境。

《洛阳》是杜甫创作的重要诗作之一,以其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成为了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平昔低头避桃李,英华今发岁云秋。盛时已过浑中我,醉舞狂歌插满头。

错认松负万壑传,又如急雨碎池莲。青灯孤馆元无寐,况复溪声到枕边。

薤叶秀且聋,兰香细而幽。

新拜天官上玉都,紫皇亲授五灵符。群仙个个来相问,人世风光似此无。

秋光盈盈秋气肃,河汉无声凉万斛。何来天镜澹明玉,不照华堂照空谷。空谷佳人颦翠眉,宝奁斜掩罘罳垂。当轩畏见光如练,窥户愁看景似规。似规如练总堪怜,辜负铅华送少年。几曾燕笑真花下,几曾信誓不星前。花娇兮易落,星繁兮易沉。桂树疑初谢,蟾蜍怨复侵。但见齐纨任捐弃,

数过流年转瞩中,宦尘休更问穷通。新诗唤我尘埃梦,孤驿清澄一笑同。

频年忍流移,犹幸稊稗熟。稊亦已无,何以填饥腹。时方迫冻馁,势恐瞢荣辱。傥无意外忧,根蘖犹可斸。

自身买马箠,为妇置幂{上四下离}。将出咸阳门,同涉蜀道危。畴昔未禄仕,日夕讲书诗。不能青云高,乃作黄绶卑。前人未遇时,往往甘栖迟。如筑九层台,始起一板基。虽然用功深,岁久终莫隳。我今惜君行,无力可致之。去勿藉芳草,世俗多夸毗。

万里山河一局棋,旷怀百感独伤悲。石麟夜雨生新恨,铜雀春风属旧时。雪卷流沙驮信远,天沈辽海鹤书迟。五陵年少俱零落,回首故园空梦思。

杯觞尽醉老仍饕,似觉胡床步步高。深院清香非柏子,公家重醖胜松醪。不须捧斚歌吴曲,看即挥毫继楚骚。未尽余春早归去,谈经当复慰青袍。

贫贱终身未要羞,山林难处便堪愁。近来南海波尤恶,未许乘浮自在游。

韩相由来紫府仙,微之曾侍玉皇前。羡君久矣崇真教,生子居然契道比值。料得玉麟亲入梦,试看铜狄几经年。不须草草为汤饼,剩犀钱筵。

今夏久无雨,从秋却少晴。空蒙迷远望,萧瑟送寒声。衣润香偏著,书蒸蠹欲生。坏檐闻瓦堕,涨水见堤平。沟溢池鱼出,天低塞雁征。萤飞明暗庑,蛙闹杂疏更。药醭时须焙,舟閒任自横。未忧荒楚菊,直恐败吴秔。夜永灯相守,愁深酒细倾。浮云会消散,鼓笛赛西成。

万木锁云龙,天留与载公。路迷山向背,人在瀼西东。荠麦余春雪,樱桃落晚风。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瞑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贱子守柴荆,谁人记姓名。风云千骑降,草木一阳生。礼异江河动,欢殊里巷惊。称觞容侍坐,看竹许同行。遇觉沧溟浅,恩疑太岳轻。尽搜天地物,无谕此时情。

辞源浩荡输沧海,笔势飘飖薄紫霞。公府荐才犹未试,士林沦滞不须嗟。相逢转更开怀抱,一跌何尝挂齿牙。文帝欲兴三代治,可容贾谊在长沙。

几年油幕佐征东,却泛沧浪狎钓童。欹枕醉眠成戏蝶,抱琴闲望送归鸿。文儒自袭胶西相,倚伏能齐塞上翁。更说扁舟动乡思,青菰已熟奈秋风。

江南江北梅雨村,山东山西将相门。谢天为产此英杰,一洗瘴雾中黄昏。斯文槃槃古都会,象犀珠玉如云屯。富商巨贾不易售,独许王谢窥藩垣。周家草木本忠厚,几遭雨横春风颠。试将尺箠付其手,定御六辔驰幽燕。天回地转诚有日,小屈皂盖仍朱幡。风流太守民父母,向来狱市多平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