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泛舟怀友

临风思永夕,极目感深秋。
月落应同照,溪阴故独流。
鸟啼清露下,雁过薄寒收。
衰草犹如岸,空依此夜舟。

作品评述

《秋日泛舟怀友》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文。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日泛舟怀友

临风思永夕,
极目感深秋。
月落应同照,
溪阴故独流。

鸟啼清露下,
雁过薄寒收。
衰草犹如岸,
空依此夜舟。

译文:
站在风中,思念永夜;
眺望远方,感受深秋。
月亮落下,应该与我一同照耀,
溪水在阴影中,依然独自流淌。

鸟儿在清晨啼鸣,露水滴落下来,
雁群飞过,迎接着初寒的到来。
衰败的草木仿佛是岸边的景象,
孤独地依靠着这艘夜晚的船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一位孤独的舟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和友情的思考。

诗的开头,诗人站在秋风中,思念着夜晚的永恒,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接着,他抬头眺望,感受到深秋的气息,表现出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季节的感慨。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描绘了月亮的落下,暗示着夜晚的降临,他期待着月亮与自己一同照耀,带来一份共鸣和安慰。溪水在阴影中流淌,独自行进,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形成了呼应。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鸟鸣、露水和雁群的出现,揭示了初秋的特征。鸟儿清晨的啼鸣和露水的滴落,以及雁群的飞过,表现出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流转。衰败的草木仿佛是岸边的景象,诗人将自己孤独的心境与周围景物相互映照,形成了一种寂寞的氛围。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景色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对友情的渴望。诗中运用了自然意象的对比和象征,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意境。

诗词推荐

诏出未央宫,登坛近总戎。上公周太保,副相汉司空。弓抱关西月,旗翻渭北风。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

昨夜朔风吹倒人,梅花枝上十分春。老夫高卧石窗下,嬴得清香入梦频。

舜舞来遐俗,尧仁浃九区。五兵消以德,何用赤灵符。

尽历崎岖到古田,平生未识此攀缘。白云破处青岚见,知有山围峻属天。

长随圣泽堕尧天,濯遍幽兰叶叶鲜。才喜轻尘销陌上,已愁新月到阶前。文腾要地成非久,珠缀秋荷偶得圆。几处花枝抱离恨,晓风残月正潸然。

翠阜青林烟叠重,朱楼画阁雨空蒙。禹祠西走兰亭路,一片湖山锦绣中。

事业文章属当家,刃游余地宰金沙。挽回凶岁作丰稔,安集流民绝叹嗟。两载秋霜威盗贼,一犁春雨沃桑麻。宽民实意言难尽,胜种河阳满县花。

环翠五六里,深藏三四家。风高鸣雁序,春暖茁兰芽。门苍分楠直,溪流带竹斜。我来风雪晓,倚杖看梅花。

城下沧波去不停,城头吹角作边声。去年此夜深闺月,今向兴州山上明。

世事知难了,应须问苦空。羞将看花眼,来入梵王宫。

下水风帆势若浮,雪深且向贵池留。两三渔艇有歌送,咫尺仙家无分游。剑削山棱云气直,镜涵江影日光流。神驰杜牧题诗处,客里光阴别是愁。

天遣相门延积庆,今同太庙荐嘉宾。柳条此日同谁折,桂树明年为尔春。倚棹寒吟渔浦月,垂鞭醉入凤城尘。由来不要文章得,要且文章出众人。

谒客冲泥路有声,笋舆风里转高城。秋山正要一意看,晓日倍添双目明。浅泺鸱盘思腐啄,孤汀鹤立念遐征。世间似我诗多有,莫漫逢人道姓名。

庆历公三入,边陲扰太平。啖金真间敌,挠酒不寒盟。上印情虽切,然髭病遽轻。惜哉天弗憗,宸幄泪先横。

乐天听琵五,尝赋猿哀鸣。物产无古今,均此浔阳城。我居庐山趾,日夕游郊坰。步足历幽谷,登山穷绝陉。经行遍岩岫,未始闻此声。相望三百年,山水同虞衡。讵可风气殊,乃亦殊所生。矫矫长臂公,相从东归舲。皎皎白玉面,玄衣吟啸清。线垂黄金衣,诡侍夸异形。不系李约铁,悲风

去年腊雪已四白,五白六白农夫愁。麦苗冻熟锄不得,菜心僵死何时抽。常年梅花已烂漫,今乾乾没如枸囚。枯枝尚黏红豆绿,细蕊初作苍蝇头。纷纷黄雀狡於鼠,穷阎有粟争呼取。老鸢自作攫肉谋,空屋狐狸夜相聚。呜呼狐狸有屋尔得居,室中居人今在无。或言白骨如白雪,雪亦有仁遮白

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

无价珍,用无尽,刹刹尘尘光迥迥。超腾今古绝形名,四七二三宗慧命。

堂上平看江上山,晴光千里对凭栏。海门仅可一二数,云梦犹吞八九宽。檐外小棠阴蔽芾,壁间遗墨涕丸澜。人亡坐使风流尽,遗构仍须子细观。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