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法应如是解,其余休捏怪。
六臂任三头,一心无变坏。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是宋代释印肃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关于法性和心性的思考。

诗词以随机、无尽、金刚等词语作为引子,映射出一种无穷无尽、坚固不摧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作者提出了一种理念:知和见本身不会产生分别。这种理念表达了对于认识和观察的超越,即超越了对事物的表象和外在形态的分辨,而是直接抵达了事物的本质。

诗词中出现的“六臂任三头”和“一心无变坏”是象征性的表述,暗示了一个超越常人的存在。六臂代表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任三头则体现了超越了常规思维的能力。一心无变坏则表明了心性的纯净和稳定,不受外界变化的影响。

通过这首诗词,作者释印肃展示了对于法性和心性的深入思考。他认为,真正的洞察力和智慧不在于对于表面现象的观察和分辨,而在于超越表象,直接抵达事物的本质。他以金刚不坏的形象,传递出一种超越凡尘的境界,表达了对于智慧和内在力量的追求。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深奥的思想和象征性的表达。它启示人们要超越表面的幻象,去寻找真正的智慧和洞察力。诗中的形象和词句给予读者一种力量和勇气,鼓励他们去探索内心的深处,体验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释印肃对于法性和心性的深刻理解,同时也给予读者一种思考和启示的空间。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六载抽毫侍禁闱,可堪多病决然归。五陵年少如相问,阿对泉头一布衣。

莫问古宫名,古宫空有城。惟应东去水,不改旧时声。

月日巧当真四六,风流全是妙词章。金华洞府神仙骨,丽泽书堂翰墨香。陇麦秋时椿自好,林莺老去鹤偏长。绿槐宫阙薰风里,看引诸儒对殿廊。

竹隐先生名满世,自为举子已诗声。春风若入五花判,莫遣紫微红药惊。

幽人睡足闻春鸟,共喜晖晖日满篱。里巷收灯人寂寞,邻家夫妇赁舂归。

宫衣锦段新,宣赐遍臣邻。绣纹盘虎豹,金彩织麒麟。诏向龙沙远,颁从玉陛均。拜登齐阙谢,愧省独墙循。士节论辞受,君恩爱笑颦。礼看超等级,劳岂效涓尘。荷德乾坤大,糜财府库贫。先朝题岁月,诸道贡奇珍。貂座仪章滥,鹈梁讽谕陈。缙绅皆用武,辇辂尚留巡。暗忆垂裳治,虚惭

剑化江边彩构新,层台不染玉梯尘。千章隐篆标龙简,一曲空歌降凤钧。岚气湿衣云叶晚,天香飘户月枝春。盟金早晚闻仙语,学种三芝伴羽人。

太公行辈赤松流,伍叔孙通了不羞。好谢君王深体识,不将身后累刘侯。

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

食少支撑惟恃粥,力衰举动辄须人。谁知造物犹遗漏,拥鼻高吟又一春!

未到无为岸,空怜不系舟。东山白云意,岁晚尚悠悠。

秋塞难为别,一尊驻晚晖。悲风嘶去马,落叶上征衣。野烧临河断,寒沙带雪飞。边城人不到,此后信应稀。

万顷湖浪碧,一点浮玉青。先生此有盘,有道甘沉冥。植柳荫水槛,栽莲绕风亭。感恨手遗奏,精神超列星。鸿鹄既层举,鸮鸩争刷翎。克家类季子,隧碑刻铭。

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闲垂飞絮。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终日扃朱户。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万事源头必正名,非同综核汉公卿。时流不沮狂生议,侧立东华儜佩声。

空江五更潮水生,橹摇一舸随潮行。芦花旋风作雪舞,水气上天侵月明。白发不禁游子兴,青山忽动异乡情。天涯沦落何多幸?赖有故人如弟兄。

青天淡淡月荒荒,两岸淮田尽战场。宫女不眠开眼坐,更听人唱哭襄阳。

今夜天边月,谁期海上看。家山虽间隔,儿女暂团栾。露重银蟾湿,风清玉宇寒。年年长是客,强把一樽叹。

雨霁山争出,泥乾路渐通。稍从牛屋後,却过鹳巢东。决决沙沟水,翻翻麦野风。欲归还小立,为爱夕阳红。

老年有奇事,天放两中秋。使君飞榭千尺,缥渺见麟洲。景物东徐城上,岁月北征诗里,圆缺几时休。俯仰慨今昔,惟酒可浇愁。风露高,河汉澹,素光流。贾胡野老相庆,四海十分收。竞看姮娥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衰晚笔无力,谁伴赋黄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