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汪广洋的《岭南新秋》
拼音和注音
fán chuī dòng qiū shēng , tiān liáng hǎi qì q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秋声:1.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2.陆游诗作。
海气: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雾气。海上蜃气。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沙漠上的气流。海,指旱海,沙漠。
吹动:吹动chuīdòng∶依靠或者好像依靠风的推动而使其移动或轻轻过去一阵小热风吹动云块朝另一处斜坡飘去∶用风的力量使向前运动贸易风吹动赤道气流
汪广洋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原诗
繁吹动秋声,天凉海气清。
深杯行竹叶,高枕傲桃笙。
晚树依微出,晴波潋滟明。
醉来还自得,觉我在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