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寺

海国民皆兴礼义,潢池盗已息干戈。
农桑四境丰年屡,箫鼓千村吹气多。

作品评述

《送叶寺》是宋代诗人陈康伯的作品,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海国民皆兴礼义,
潢池盗已息干戈。
农桑四境丰年屡,
箫鼓千村吹气多。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景象。全国各地的人民都遵守礼仪和道德,没有战争的威胁。农田和蚕桑业蓬勃发展,每年都有丰收。各个村庄中传来的箫鼓声,象征着人们的欢乐和快乐。

赏析:
《送叶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景象。诗人通过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描写,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美好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的海国民皆兴礼义,表明整个国家的人民都遵守着礼仪和道德准则。这种社会风气的良好,在宋代被广泛弘扬和推崇,被视为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标志。

其次,诗中提到潢池盗已息干戈,意味着盗贼已经被平息,战争已经结束。这暗示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人们可以安心生活和劳作,不再受到战乱的困扰。

接着,诗中描述了农田和蚕桑业的繁荣景象,指出丰收已经变得司空见惯,年年有丰年。这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兴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康的祝福。

最后,诗中提到箫鼓千村吹气多,这里的箫鼓声象征着人们的欢乐和快乐。村庄中传来的音乐声,是人们生活愉悦和幸福的象征。整首诗通过描绘社会各个方面的繁荣和和谐,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繁荣和幸福社会的向往和祝福。

总体而言,陈康伯的《送叶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和平繁荣的社会景象,通过对不同方面的描写,传达了对和平、繁荣和幸福社会的美好向往。

诗词推荐

暖地难为雪,春天易得晴。落梅狂客意,啼鸟故园声。秋乐从他事,湖山寄此生。愿将身与世,浑似柳梢轻。

六幅生绡四五峰,暮云楼阁有无中。去年今日长干里,遥望锺山与此同。

有邦事神,享帝为尊。内心致德,外示弥文。嘉玉效珍,主以量币。恭钦伊何,惟以宗祀。

帘外青山隐树林,霎时来看便沉吟。骑声盖色都除尽,唯恨诗情染最深。

断崖怒涌四时雪,虚壁寒凝六月霜。倚树老僧闲洗钵,碧桃花落涧泉香。

春色忽随流水去,人间谁解绊风光。一声杜宇乾坤隘,万点飞花日月忙。道阻岂能游上苑,年衰无复梦幽塘。蜂情蝶意都萧索,难化吾心一寸刚。

自与君别离。四序纷回薄。分手清江上。念别犹如昨。追忆边城游。奚寻平生乐。俱登巃从岭。共坐逶迤阁。清吹或忘归。繁文时间作。连镳戏浅草。游幰遵长薄。五载同衣裘。一朝异暌索。夫君颇留滞。骖騑未沃若。伊家从入关。终是填沟壑。早秋正凄怆。余晖晚销铄。林叶下仍飞。水花

初年朝旭旦,故岁徂景夕。逡巡蚁旋磨,倏忽驹过隙。拙劣应逃世,疏慵翻寝疾。逢时独悲悼,抚己三太息。弥增长年愧,末契养生术。昔贤夙相伍,枚叟徒见七。每有忧生嗟,忧来恨非一。

筇杖倚柴关,都城卖卜还。雨中耕白水,云外劚青山。有药身长健,无机性自闲。即应生羽翼,华表在人间。

急鼓繁钲动地呼,碧琉璃上两龙趋。一声翻倒冯夷国,千载凄凉楚大夫。银碗锦标夸胜捷,尽桡绣臂照江湖。三年端午真虚过,奇观初逢慰道涂。

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民约倡新义,君威扫旧骄。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

苍山古木书堂屿,北出湘水百余步。谁为往来亏世界,至今人指安禅处。岂无惊蛇与飞鸟,后来那复知其趣。不知我身今是否,空记名称作堂住。

天将天堑护吴天,不数殽函百二关。万里银河泻琼海,一双玉塔表金山。旌旗隔岸淮南近,鼓角吹霜塞北闲。多谢江神风色好,沧波千顷片时间。

当日临崖看浒眼,至今观水忆南泉。赵州头戴草鞋去,渔翁腰带好牵船。

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岂无花下侣,远望眼中人。斜日渐移影,落英纷委尘。一吟相思曲,惆怅江南春。

甲戌王春试集英,小臣曾是老门生。苍颜华发鵷行里,也听钧天九奏声。

夜半风撼山,苦雨歇初晓。高峰吹成冰,草树叶尽缟。行行入云中,稍稍临木杪。恍疑天宇近,渐觉溪溜小。挺身陵绝顶,夐与人代杳。篁竹互蒙笼,风峦亘萦绕。乃知七闽境,如此平地少。攻击固其然,割据亦可考。始悟淮南书,铺陈苦未了。右顾远中原,前瞻临岭峤。边马犹乱华,淮濆

北焙和香饮最真,绿芽未雨带旗新。煎须卧石无尘客,摘是临溪欲晓人。云叠乱花争一水,凤团双影负先春。清风未到蓬莱路,且把吟瓯伴醉巾。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茸茸翦熟丝,雨染燕脂晕。满树敛黄昏,槿花无此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