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秀才秋兴(二首)

西风如水洒絺衣,无数南来候雁飞。
朔漠地寒收王气,岷峨秋尽敛余厓。
三泉忽报金棺葬,万国同瞻玉玺归。
相见不须谈往事,百年耆旧眼中稀。
¤

作品评述

《次韵黄秀才秋兴(二首)》是明代滕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西风如水洒絺衣,
无数南来候雁飞。
朔漠地寒收王气,
岷峨秋尽敛余厓。

三泉忽报金棺葬,
万国同瞻玉玺归。
相见不须谈往事,
百年耆旧眼中稀。

中文译文:
西风像水一样洒在衣裳上,
南方无数候鸟飞来。
北方寒冷的土地收藏了王朝的气息,
高山上的秋天已经结束,余下的山丘也变得黯淡。

突然间传来三泉(指墓地)传来金棺的葬礼消息,
万国的人们一同瞻仰玉玺的归来。
相见时无需谈及过去的事情,
百年的老友再次见面,眼中所见已经稀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感。诗人以西风如水洒在衣裳上来形容秋风的轻柔,候鸟南飞的景象则表达了离别和思乡之情。接着,诗人转向北方,描述了北方的寒冷和荒凉,以及秋天逐渐消逝的景象。王朝的气息被寒冷的土地所吞噬,秋天的余晖也逐渐消退。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描述一个突发的消息:三泉传来了金棺的葬礼,万国的人们一同瞻仰玉玺的归来。这里通过对金棺和玉玺的描写,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历史的思考和缅怀。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在重逢时不再需要谈及过去的事情,因为百年的老友再次相见,眼中所见已经稀少,彼此间已经产生了隔阂和疏远。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和对逝去的历史的思考,呈现了一种离愁别绪和对岁月流转的思索。

诗词推荐

数树远烟藏枣栗,半村疏雨下牛羊。诗人过眼助成句,吟罢不知归路长。

题遍寒岩古佛庐,唐人诗句晋人书。山灵亦恨无清福,消得君侯此卜居。

梅意犹藏萼,桃腮已放花。地疑进候恶,律恐统元差。寒涨渔舟水,春明道观霞。老来无赏玩,痴坐惜年华。

惕厉日乾乾,潜蟠工躍渊。伐谋参上策,受钺总中坚。田讼归周日,民谣戴舜年。风云自冥感,嘉会翼飞天。

天地有大经,圣贤实先觉。一身万世则,激厣为忠朴。周勃真少文,汲黯信无学。岿然社稷臣,汉脉终有吒。微臣有扬雄,百拜美新作。男儿无英标,焉用读书博。

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唯向城郡中,题诗十馀首。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车马西城外,遥遥未有尘。辞梁犹带雪,过洛渐生春。幕府斜依岳,关山曲抱帮。曩来谟画拙,不必笑前人。

悄悄初别夜,去住两盘桓。行子孤灯店,居人明月轩。平生共贫苦,未必日成欢。及此暂为别,怀抱已忧烦。况是庭叶尽,复思山路寒。如何为不念,马瘦衣裳单。

杜陵无厚业,不得驻车轮。重到曾游处,多非旧主人。东风千岭树,西日一洲蘋.又渡湘江去,湘江水复春。

张予自盲心不盲,吾知胸次有人伦。眼光安用如岩电,白首王戎不识人。

战骨如山血未乾,补疮遮眼肉都剜。向来手诏真哀痛,间者人言已治安。夜访宰臣忧卧榻,昼延学士论危竿。祖宗全盛犹如此,半壁江风面面寒。鑽刺逢迎状似妈,是非羞恶一毫无。盖间老犬曾共嗾,韝上新鹰正待呼。递趱庸回联鼎食,长排耆俊在泥途。一朝政事渠何算,可惜倾人好国都。

照坐壶冰寒凜凜,北斗挥浆均祓饮。兴庆池头春色浓,乱柳摇金花罩锦。雕章丽藻俱时才,落笔颂歌两两台。府公莫惜玉山醉,明日天纶凤诏来。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

寻春同出郭,下马问禅栖。花梵流清霭,云钟度远溪。山形关塞北,日影树林西。老衲能留客,归途浑欲迷。

平时化力与扶持,莫道春工未肯私。暗有浮香通淡月,瘦无寒叶到空枝。腹中太白何多锦,句下韦郎自不知。阴谷未开公见否,葭灰暖律更烦吹。

簟篷辞劳始乞身,夹衣温丽燕私辰。秋客刮黛披天姣,秫米长腰潄螘囷。黄菊明朝为长菊,江山今日笑醒人。不烦孙盛贻嘲弄,预对西风脱醉巾。

微之谪去千余里,太白无来十一年。今日见名如见面,尘埃壁上破窗前。

众口一酸调,佳处在味外。忽使水火争,谁令居鼎鼐。

上相行春乐有馀,绣旗朝共宿云舒。特教红袖停妍唱,为许朱衫托后车。肯说大烹专鼎食,旋容小摘荐园蔬。多才幕府论荣遇,诗句飘飘动客裾。

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