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义舟师却还黔南

黔江秋水浸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
猿狖窥斋林叶动,蛟龙闻咒浪花低。
如莲半偈心常悟,问菊新诗手自携。
常说摩围似灵鹫,却将山屐上丹梯。

作品评述

《送义舟师却还黔南》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黔江秋水浸云霓,
独泛慈航路不迷。
猿狖窥斋林叶动,
蛟龙闻咒浪花低。
如莲半偈心常悟,
问菊新诗手自携。
常说摩围似灵鹫,
却将山屐上丹梯。

译文:
黔江的秋水渗透着彩虹,
独自驾舟行进在慈航的航路上,不迷失方向。
猿狖偷窥僧房,树叶摇动,
蛟龙听到咒语,浪花平静下来。
像莲花一样,领会了半部佛经的心境,
询问菊花,手上自带新作的诗篇。
常常说摩围像灵鹫一样神奇,
却用山屐踏上丹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黔江秋景,表达了诗人对航行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的黔江秋水和云霓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寓意着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独泛慈航路不迷”表达了作者独自航行的决心和自信,他相信自己能够凭借慈航的导引找到正确的方向,不会迷失自己的航程。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猿狖偷窥僧房的情景,以及蛟龙听到咒语后平静的浪花。这些描写展示了自然界中动物的神奇和对人类的关注,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对生命力量的敬畏。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莲花和菊花作比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领悟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他将自己的心境比作莲花,领会佛教的智慧,同时他也向菊花请教,手上自带新作的诗篇,展示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常说摩围似灵鹫,却将山屐上丹梯”,表达了作者对摩围山的景色的美誉,将其比作灵鹫,但自己却用山屐踏上通往高处的丹梯,显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事业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比喻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热爱,表达了他对航行、领悟和追求的向往,具有深邃的诗意和情感。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推荐

初过清明野色繁,柳花榆荚扑轺轩。中台应宿郎官贵,外国占星使者尊。海水无波分岛屿,扶桑见日认藩垣。东夷休请萧夫子,好把诗书问状元。

怀人

愧无一缕破双团,惯下姜盐枉肺肝。誓酒不应忘此老,论诗宁肯乞麤官。

怀人

残枝败叶几沾春,莫问栽培迹已陈。细雨斜风马无力,萧萧满路更愁人。

怀人

龙盘虎踞望南津,余烈峥嵘尚霸陈。醉着不知风揭屋,可能杨素是江神。

怀人

晚树霜犹碧,秋花雨未黄。戎衣轻绣锦,旅食尚糟糠。驿路千山隔,河流一苇航。毋忧兵不战,已定法三章。

怀人

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次第来。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怀人

如来刹刹与尘尘,北斗南箕透法身。金粟默然轲好辩,唱歌须是帝乡人。

怀人

奇哉离燄烹铅水,清静之中藏奥旨。出没门庭景异常,十洲隐大神仙子。

怀人

渭水冻无波,终南翠色多。云临残照霁,客向故城过。惊雁远犹叫,牧童寒不歌。心愁人不会,谓我欲求何。

怀人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怀人

麦浪摇波柳映津,吴乡春色见今晨。欲将何以慰无赖,一酌浊醪如有神。

怀人

笄年逾十便孀居,苦教孤儿共瘁劬。咸叹邹公如令子,不知冀缺是贤夫。贫能守志人难及,养不酬心世所吁。我咏国风长大息,共姜谁谓在今无。

怀人

正是园林花木衰,冰姿玉洁出疏篱。月中瘦影道傍见,江上寒香人不知。时节惊心非故物,簿书满眼欠新诗。碧云暮合关山远,拟折琼英寄所思。

怀人

诗翁诗思与春争,落笔风雷纸上生。雪棘满颐心尚壮,君看岩电射人明。

怀人

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共寂寥。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已觉秋声引雁高。罗带束纤腰。自剪灯花试彩毫。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为问江头早晚潮。

怀人

望极春城上,开筵近鸟巢。白花檐外朵,青柳槛前梢。池水观为政,厨烟觉远庖。西川供客眼,唯有此江郊。

怀人

度峡扪青玉,临深坐绿苔。水从双剑下,山挟两龙来。春暖花惊雪,林空石迸雷。尘缨聊此濯,却去首重回。

怀人

雨入纱窗风簸船,菊花过後早梅前。锦江春色熏人醉,也到壶中小隐天。

怀人

八月秋,何处热。风入松,声瑟瑟。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不是对景对机,不是应时应节。下座巡堂去,喫茶珍重歇。

怀人

前日满林红锦遍,今日绕林看不见。空馀古岸泥土中,零落胭脂两三片。

怀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