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

红房深浅翠条低,满架清香敌麝脐。
攀折若无花底刺,岂教桃李独成蹊。

作品评述

诗词:《蔷薇》
作者:夏竦(宋代)

中文译文:
红房深浅翠条低,
满架清香敌麝脐。
攀折若无花底刺,
岂教桃李独成蹊。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蔷薇花的美丽和独特性格。诗人用形容词描绘蔷薇花的红色鲜艳、翠绿婉转,花朵低垂于绿叶之间。蔷薇花散发出清香,香气浓郁,甚至超过了麝香的香味。尽管攀折蔷薇可能会被它的刺扎伤,但这并不能阻止它成长茂盛。诗人反问,蔷薇花怎么会让桃李这样的美丽之花单独形成一条独特的道路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蔷薇花的美丽和坚韧。红色、翠绿和香气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花间,感受到了蔷薇花的迷人魅力。诗人通过描述蔷薇花的刺,表达了它们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不畏困难的精神。最后的反问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蔷薇花的赞美和对其独特个性的认可。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蔷薇花的美丽与韧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生坎坷中的坚强与奋斗。

作者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袅袅垂杨岸,无人独檥舟。风波尝险阻,身世任沉浮。邃径中间接,寒溪左右流。冥心来宴坐,浩荡得天游。

童颜缓缓阅庄灵,鬓影青青表帝庭。后四六年同北夜,台星光映老人生。

飘蓬一叶落天涯,潮溅青纱日未斜。好事官人无勾当,呼童上岸买青虾。

我本杞菊家,桑苎亦吾宗。种艺日成列,喜过万户封。今年夏雨足,不复忧螟虫。归耕殆有相,所愿天辄从。

官闲虚室白,粟饮太仓红。朝夕扫三径,往来从二公。蒹葭徒倚玉,燕雀岂知鸿。相遇辄同醉,惟愁樽酒空。

投迹依槐馆,荒亭草合时。雪深鸢啸急,薪湿鼎吟迟。默坐同谁话,非僧不我知。匡庐瀑布畔,何日副心期。

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许负遗书果是非,子凭何处说精微?使君岂必如椰大,丞相元来要瓠肥。袖阔日常笼短刺,肩寒春未换单衣。半头布袋挑诗卷,也道游京卖术归。

为向诗翁致命回,定应禅老笑颜开。盘餐要是随宜饱,{上四下各}具油葱市海苔。

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壑竹破误汝行。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如霜。提携但恐汝无力,撞坚过嶮安能伤。柳公虽老尚强健,闭门却扫不复将。知公足力无险阻,怜公未有登山侣。回生四海性一身,袖中长剑为两人。洞庭漫天不觉过,半酣起舞惊鬼神。

四十九时初作郡,帆风笠雨十余年。野花山鸟应相笑,依旧归来无一钱。

秋色清,河影淡,深户烛寒光暗。绡幌碧,锦衾红,博山香炷融更漏咽,蛩鸣切,满院霜华如雪。新月上,薄云收,映帘悬玉钩。烟月寒,秋夜静,漏转金壶初永。罗幕下,绣屏空,灯花结碎红人悄悄,愁无了,思梦不成难晓。长忆得,与郎期,窃香私语时。

岁暮自急景,我闲方缓觞。欢饮西湖晚,步转北渚长。地坐略少长,意行无涧冈。久知荠麦青,稍喜榆柳黄。盎盎春欲动,潋潋夜未央。水天鸥鹭静,月露松桧香。抚景方晼晚,怀人重凄凉。岂无一老兵,坐念两欧阳。我意正麋鹿,君材亦珪璋。此会不可再,此叹不可忘。

解名缰,敲利钻。爱海恩山,一齐识破。弃家缘、路远三千,似孤云野鹤。有胜心,忒煞大。今日对众,须当说过。*寂寥、忍辱清贫,更不

山中亦何有,烟云扶层梯。叠石抚空罅,洞水涵清漪。

_翁表里玉无瑕。浑是得天多。一生受用,不完全处,都补填他。郎君心念和平处,似得十分家。天何以报,重重印字,滴滴檐窠。

一曲清歌金缕衣。巧佼心事有谁知。自从别后难相见,空解题红寄好诗。忆携手,过阶墀。月笼化影半明时。玉钗头上轻轻颤,摇落头豆蔻枝。

心情诗卷无佳句,时节梅花有好枝。较似后山更平澹,一生爱诵石湖诗。

节佳重九近,风急授衣初。茱菊年龄迈,枫柽日夜疏。欲题怀远句,频展寄来书。憨子能思我,申儿更忆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