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乱点琼葩艳艳明,半粘残雪不胜清。
春风十里梅花路,拄杖寻诗独自行。

作品评述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是宋代释绍嵩的作品,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清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点缀琼葩艳丽明亮,半粘残雪难以匹敌清雅。春风十里的梅花之路,我拄着拐杖独自寻找着诗的境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高雅。梅花在冬季绽放,犹如点缀在瑰丽的珍珠上,色彩鲜艳明亮,与残雪相映成趣。即便是在严寒的冬天,梅花依然能散发出一种清雅的气质。诗人以春风十里的梅花路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寻求诗境的孤独旅程,以及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高洁品质。梅花被形容为点缀在琼葩上,其艳丽的色彩仿佛明亮的珍珠,与白雪相映成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在冬季的寒冷中,梅花依然能够保持其清雅的气质,这种特质使得它成为诗人心目中的理想形象。

诗人以春风十里的梅花路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寻求诗境的孤独之旅。拄着拐杖,孤身一人,诗人踏上了寻找诗意的旅程。这里的拄杖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代表着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扶助和支撑。整首诗以寻找诗的境界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与高洁,传达了诗人对诗意追求的坚定决心和孤独的奋斗。

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深沉而含蓄,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高尚品质的推崇。同时,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寻诗之旅,表达了对诗意境界的追求和不断前行的决心。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清新而富有诗意的感受,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诗人的孤独奋斗,使人产生共鸣与思考。

作者介绍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边楼夜笛吹霜月,玉门杨柳边人折。长条短条系相思,故园东风莺啭枝。鸳鸯机上肠应断,绿满天涯人未归。

仲冬严寒,一阳长至。佛祖有机关,俱落第二义。岂不见沩山寂子与香严,未免将泥土里洗。

四序开新历,三光肇载阳。

归蜀拟从巫峡过,何时得入旧房禅。寺中来后谁身化,起塔栽松向野田。

一松五凤雏。

瑶阶晴日弄轻红,扫地湘童立晓风。金锁沉沉春洞寂,玉琴声出落花中。

觉天无云,性海无风。玉轮蘸影,金浪翻空。非惟观世音,我亦游其中。

鸭绿前溪涨,鹅黄远柳垂。微波卷罗带,细叶展颦眉。爱酒常歌颂,伤春更赋诗。东君无限思,全在野桃枝。

别墅寒梅方入梦,多君来报花期。野塘流水小桥西。南枝香烂漫,却恨赏音稀。正有玉堂人最爱,垂垂两鬓如丝。和羹心事未应迟。金尊重醉倒,且莫晚风吹。

孤征越清江。游子悲路长。二旬倐已湛。三千眇未央。草杂今古色。岩留冬夏霜。寄怀中山旧。举酒莫相忘。

九霄析命降丝纶,荣列青宫听侍亲。著□显通天上籍,循陔重看每边春。入为鸳鹭行中客,归作烟霞象外人。一自二疏东去事,唯公千载断芳尘。

登门执别有不答,惭愧公家父子孙。顾我何堪能至此,正缘同德又同门。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人生乐处是家山,归即须归说便难。吾道何尝拘出处,丈夫例不怕饥寒。一天明月随诗笠,万古清风在钓竿。浮利浮名尽如许,笑他开眼梦邯郸。

彩凤穿花啄石苔,玉窗琼户紫烟开。山人不说罗浮梦,却忆玄都观里来。

与君相遇海东头,明月如何忽暗投。自愧重来千岁鹤,永怀静对五湖鸥。新编不觉成三复,妙思诚堪比四愁。还肯来游鄮山否,与君携手上东楼。

危机易蹈退难安,进退如公地最宽。忧国忧家双鬓白,通天通地一心丹。久虚海宇苍生望,专结庭帏采绶欢。终始哀荣情罔极,谁云忠孝两全难。

胡笳闻欲死,汉月望还生。(《昭君怨》)日华离碧海,云影散青霄。(《早日》)

时雨当夜来,出郭喜新霁。伫立望四郊,春容卉无际。群山隔大江,苍岩澹相对。轻风生水波,微露滋花气。缘津柳已暗,忽悟清明至。融怡岁序同,俯仰山河异。逢时思坟墓,拜扫十年废。闻有故童仆,壶餐酹荒隧。新阡固已远,龙輴尚天外。已深濡露悲,更下孤臣泪。

五分符竹尽吾乡,圣主恩私溢故常。揽辔岂能清北道,支筇时得问西堂。湖边冻柳生春意,月下晴梅动暗香。乘兴可能同一醉,闻君筋力尚坚强。少年初见一经横,籍籍文场蔼俊名。抗志直思追二祖,得官今乃后诸生。赐袍便欲期芳草,贺酒犹能及落英。我亦林泉有归兴,待君吟啸乐升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