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度絜辞三章(其三)》
拼音和注音
mí hóu zhī yǐng zhū rú xíng , qiāng láng yùn gòu kuā zhù ché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筑城:筑城zhùchéng[对一军队驻地]设置防御工事
侏儒:1.身材异常矮小的人;矮子。2.形容个子矮小。3.借指未成年人。4.指梁上短柱。
猕猴:哺乳动物。猴的一种。
蜣螂:昆虫,全身黑色,胸部和脚有黑褐色的长毛,吃动物的尸体和粪尿等,常把粪滚成球形。有的地区叫屎壳郎。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猕猴之影侏儒形,蜣螂运垢誇筑城。
筑城万仞抵寸壁,已尽平生拔山力。
防风髑髅混沌胎,微窍可凿通天台。
风雷下驻木公驾,掌上黄河一丝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