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文徵明的《次韵毛大参辞召有感之作(其一)》
拼音和注音
shí zài zhōng cháo shì yǒu shēng , qīng yún mò lù gèng shōu m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有声:有声誉;著称。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平步青云。
末路:(名)路途的终端,常比喻没落衰亡的处境:穷途~。[近]绝路。[反]出路。
十载:谓长期清苦勤读。
中朝:1.临朝之时。2.汉代朝官自武帝以后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内朝。3.朝廷;朝中。4.指朝廷官员。5.偏安江左的东晋、南宋分别称建都中原时的西晋、北宋为“中朝”。6.指中原。7.中原王朝。清时亦指中国。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原诗
十载中朝仕有声,青云末路更收名。
久知元亮多高韵,聊托嵇康事养生。
尊酒风流青鬓在,草堂归计绿阴成。
君恩不与尘心断,回首江湖万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