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

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
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
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
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

作品评述

诗词《折杨柳》是唐代崔湜所作,诗意表达了诗人思念远方亲人并祈祷其安全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二月的风景只有一半,
三边的士兵还未归还。
我的青春年华我自悔,
我要为了你攀握杨柳。
杨絮飘落勾住了我的衣袖,
垂下的枝条拂过我的发髻。
我无法忍受音信中断,
流下了眼泪望着阳关。

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亲人的思念和祈祷。诗中的杨柳象征着被诗人深爱的人,诗人愿意攀摘杨柳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表现出自己年华逝去的懊悔和对远方亲人安危的担忧。诗人在流泪时望向阳关,希望思念的人能够平安归来。

整首诗以简洁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家人的关怀之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以及杨柳的形象,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使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纯真而深沉的情感。

作者介绍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崔湜的生平

依附武氏

  崔湜年轻时便以文辞著称,后考中进士,累迁至左补阙,又参与编撰《三教珠英》,改任殿中侍御史。

  705年(神龙元年),崔湜改任考功员外郎。当时,桓彦范执掌朝政,害怕武三思向皇帝进谗,便将崔湜派到武三思身边,让他暗中探听消息。崔湜见唐中宗猜忌功臣,武三思日渐受宠,便出卖桓彦范,依附武三思,升任中书舍人。

  706年(神龙二年),桓彦范、敬晖等人被流放岭南。崔湜劝武三思道:“敬晖等人日后肯定会回来,到时必成后患,不如矫诏将他们杀死。”并推荐表兄周利贞。周利贞将桓彦范、敬晖等人残害致死,被擢升为御史中丞。

担任宰相

  708年(景龙二年),崔湜改任兵部侍郎,与担任礼部侍郎的父亲崔挹同时担任尚书省副职,开唐朝之先例。当时,昭容上官婉儿专秉内政,崔湜便依附于她,因此深受唐中宗的宠信,改任吏部侍郎、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709年(景龙三年),崔湜与郑愔一同执掌典选。他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大肆破坏选官制度,遭到御史李尚隐的弹劾,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上官婉儿与安乐公主多次在皇帝面前进言,崔湜得以改授襄州刺史,不久又任尚书左丞。

  710年(景云元年),唐中宗驾崩。韦皇后立李重茂为帝,临朝听制,再次任命崔湜为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李重茂禅位于相王李旦,是为唐睿宗。崔湜则被贬为华州刺史,后又担任太子詹事。

  起初,崔湜曾建议开通南山新路,以连接商州水陆交通。他役使数万役丁,开出一条新道,并严禁旧道通行。711年(景云二年),崔湜被追论开辟山路之功,加封银青光禄大夫,不久又在太平公主的引荐下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712年(先天元年),唐玄宗登基,任命崔湜为中书令。他诬陷刘幽求,致使刘幽求被贬岭南,又命周利贞将其杀死,却没有成功。当时,崔挹年老致仕,因受人请托,多次干涉崔湜公务。崔湜大都加以拒绝,因此父子失和,受到舆论的鄙薄。

流放赐死

  此前,唐玄宗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多次到崔湜家中做客,将他视为心腹,但是崔湜却依附于太平公主。门客陈振鹭进献《海鸥赋》,以此劝谏崔湜,崔湜虽然称善但心中很不高兴。
713年(开元元年),太平公主与宰相崔湜、窦怀贞、岑羲、萧至忠以及太子少保薛稷等人密谋,欲废除唐玄宗,另立皇帝。崔湜还与宫人元氏密谋,要在玄宗使用的赤箭粉中下毒。

  同年七月,唐玄宗欲诛杀萧至忠等人,还将崔湜召去,托以腹心。弟弟崔涤对崔湜道:“皇帝不管问你什么,你都不要隐瞒。”崔湜没有采纳。萧至忠等人被杀后,崔湜也被流放岭南。

  当时,新兴王李晋也获罪伏诛,临死前叹道:“本来谋划这件事的是崔湜,现在我被斩首崔湜却只被流放,多么冤枉啊!”不久,崔湜密谋进毒之事被查出,被唐玄宗追命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崔湜的轶事典故

自比王谢

  崔湜与兄弟崔液、崔涤、崔莅都因才学而担任要职。每次兄弟们饮宴之时,崔湜都自比东晋时的王谢贵族,常道:“我们崔家出身高贵,官职显要,都属一流。大丈夫应该掌权治人,岂能默默地受制于人。”

诗服张说

  崔湜担任宰相时,年仅三十八岁。他曾在傍晚出端午门,下天津桥,赋诗道:“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张说叹道:“这般文采地位,我还可以追得上他,可是像他这般年纪便有如此成就,我就比不上了。”
  
杖则遭忧

  崔湜的父亲崔挹曾接受他人的贿赂,为他谋取官职。崔湜不知此事,没有录用这个人。这人便对崔湜道:“您的亲人收了我的钱,为什么没有给我官职?”崔湜大怒:“我哪个亲人收了你的钱?我要将他杖毙。”不料,这个行贿人竟然道:“您可千万不能将他杖毙,不然您就要丁忧了。”崔湜这才知道是自己的父亲受贿,不禁大惭。

死前梦兆

  崔湜被流放岭南时,途经荆州,他梦到自己坐在地上一边听法一边照镜子,便问善于占梦的张猷。张猷道:“这是大凶之兆啊。坐在地上听法,法是从上而来的。镜字是金旁加个竟子,难道要终于今日?”不久,御史传来敕命,令崔湜自尽。

崔湜的家庭成员

祖父:崔仁师,官至中书侍郎。

父亲:崔挹,官至户部尚书。

兄弟:崔泌,官至刑部员外郎。

兄弟:崔涤,官至秘书监。

兄弟:崔莅,官至吏部员外郎。

诗词推荐

论道穷心少有朋,此时清话昔年曾。柿凋红叶铺寒井,鹄坠霜毛著定僧。风递远声秋涧水,竹穿深色夜房灯。出门尽是劳生者,只此长闲几个能。

杨柳

经纱才上机,梭飞玉攕攕。怕君寻春迟,落机宽裁衫。春心乱如蓬,冉冉随春霏。芳迳晓沾露,软尘红上衣。归来恨尘污,湔衣浣纱处。难湔芳露痕,易湔衣上尘。

杨柳

方丈门开怪不迎,给孤邀供未还城。兴来且作寻安道,醉後何须觅老兵。

杨柳

松下无喝道,言树聊蠲忧。谁知赤籐杖,独倚万古愁。

杨柳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见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後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昏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杨柳

雀噪空城阴,木衰羁思远。已蔽青山望,徒悲白云晚。别离千里风,雨中同一饭。开径说逢康,临觞方接阮。旅宦竟何如,劳飞思自返。

杨柳

雕鞍骏骤明如飞,正是春风柳絮时。夹道居民争看处,青红小队曳旌旗。

杨柳

花片已随山下水,云层虚锁河中春。

杨柳

百鸟衔花未足奇,直须透过始方知。五百众中谁委悉,碓头私许老卢锥。

杨柳

冷日微烟渭水愁,华清宫树不胜秋。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

杨柳

愁盈镜里山,心叠琴中恨。露湿玉阑秋,香伴银屏冷。云归月正圆,雁到人无信。孤损凤皇钗,立津梧桐影。

杨柳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杨柳

春来日日风成阵。桃李飘零尽。树头树底觅残红。只有郭西梨雪、照晴空。酬春须得如川酒。酒债寻常有。葛巾?侧倩人扶。大似浣花溪上、

杨柳

反匶逾千里,平生念母慈。烟霞连杰观,星斗下平池。地胜呈金像,神思伏宝龟。庭前双玉树,昌大可前知。

杨柳

莫讶经旬笑语乾,谁令插手斗筲间。长篇险语怀东野,俗状尘客愧北山。车马无堪泥淖滑,蛟龙不放水云閒。翻思九夏无涓滴,天意何如向日悭。

杨柳

卜筑楚门下,一巢聊自栖。夜同蝉沐露,春与燕分泥。秦苑楼台没,吴宫日月低。浮生已残梦,何事落磻溪。

杨柳

牛斗东边窄,三吴西角深。山能醒客酒,江会冷人心。

杨柳

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去碧波中。东内斜将紫禁通,龙池凤苑夹城中。晓钟声断严妆罢,院院纱窗海日红。

杨柳

事来得失若山重,放下始知前日狂。一枝藜杖一壼酒,何处人间无醉乡?

杨柳

桃叶萧疏柳叶黄,清寒应怯夜来霜。芙蓉雅与秋相好,独对层台试晓妆。

杨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