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寄题离薋园(其一)》
拼音和注音
fán shuāng rì yè líng , bēi fēng qǐ zhōng dà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道:道路的中央。
日夜:白天与黑夜。泛指全天。
悲风:悲风bēifēng使人倍觉凄凉的风声高树多悲风。——魏·曹植《野田黄雀行》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芙蓉媚昭质,初服一何好。
繁霜日夜零,悲风起中道。
鶗鴂既已鸣,所遇无芳草。
驰骛终年岁,红颜足用老。
美人怨迟暮,回车自不早。
芜秽沫荣名,同心以相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