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尉三和篇补其二以为答不敢虚盛意

前时赤旱要刑鹅,今日平田涨绿波。
不特蛟龙偏得意,可知蚯蚓亦能歌。

作品评述

杨尉三和篇补其二以为答不敢虚盛意

前时赤旱要刑鹅,
今日平田涨绿波。
不特蛟龙偏得意,
可知蚯蚓亦能歌。

【译文】
昔日,严重的旱灾要求献祭鹅,
如今,平坦的田地泛起绿波。
并非只有威武的蛟龙得意洋洋,
可见即使是蚯蚓也能歌唱。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石所作的《杨尉三和篇补其二以为答不敢虚盛意》。诗人通过对比昔日和如今的情景,以及蛟龙和蚯蚓的形象,表达了一种谦虚和平凡的态度。

首先,诗人提到了过去严重的旱灾,人们为了祈求降雨不得不献祭鹅。这一景象象征着人们在困境中所做的努力和牺牲,以及对自然力量的畏惧。然而,现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样的困苦,田地变得平坦而肥沃,绿波涌动。这种对比揭示了社会的进步和幸福的变化。

接着,诗人提到了蛟龙和蚯蚓,它们被用作比喻。蛟龙通常被视为神话中的神兽,象征着威武和强大。而蚯蚓则被认为是普通的昆虫,平凡而微小。诗人以蛟龙和蚯蚓作为对比,表达了一种谦逊的心态。他说蛟龙得意,说明强大的力量自然引人注目;但同时他也提醒人们,即使是蚯蚓这样的微小生物,也能发出歌唱的声音,显示出它们的生命力和价值。这种对比传达了一种平凡与伟大共存的思想,强调了平凡事物的可贵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描绘了过去和现在的差异,同时以蛟龙和蚯蚓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谦虚和平凡的态度。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进步的喜悦以及对平凡事物的赞美,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丛篁深翳景,草木未知春。晴漏林间日,寒生水上苹。萦纡通邃径,寂历远嚣尘。更渡长桥去,无边物色新。

礼成中岳陈金册,祥报卿云冠玉峰。轻未透林疑待凤,细非行雨讵从龙。卷风变彩霏微薄,照日笼光映隐重。还入九霄成沆瀣,夕岚生处鹤归松。

玉露金风刮夜天,疏桐缺月耿窗前。十诗未尽穷愁志,说与家僮汝自眠。

大享季秋,百执扬厉。明明太宗,赫赫上帝。祗牙忱诚,式严圭币。祚我明德,锡兹来裔。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老黠山灵具六通,解将苍狗护奇峰。虚斋自有青囊眼,却笑景纯书未工。

斜日轻舟远背城,野中一见一含情。乍过门巷多相似,遥识衣冠已出迎。岸岸水生芳草绿,家家梅向晚天清。频来自觅题诗处,绕槛巡檐仔细行。

荷花香。竹风凉。万动声沈更点长。荧荧月半床。好思量。恶凄惶。独立西厢花拂墙。如今空断肠。

芭蕉移种未多时,濯濯芳茎已数围。毕竟空心何所有,欹倾大叶不胜肥。萧骚莫雨鸣山乐,狼籍秋霜脱敝衣。堂上幽人观幻久,逢人指示此身非。

决去湖波尚有情,却随初日动檐楹。溪光自古无人画,凭仗新诗与写成。

千山拥翠屏,一水萦罗带。雨过水痕添,云散山容在。亭高景最幽,天迥风尤快。啼鸟一声闲,唤起情无奈。

天香吹落五云来,满眼浮花只浪开。国色不关朝得酒,妆台漫饮紫金杯。

洞户掩秋深,画桥横晚静。嫋嫋芙蓉风,池光弄花影。怀我白鸥边,锦帐缭千顷。明河拍岸平,红绿染天镜。钓船无畔岸,收拾入簿领。墙籓束院落,寒窘令人瘿。

岁月易以迈,羲娥不停旋。忆昔聚嬉戏,缟发今盈颠。日往而月来,壮逝老至焉。交情贵浃洽,良辰忍弃捐。簪舄要时集,尊俎宜相先。闻风益所无,议论攻其偏。急难援心勇,友助劳斯宣。里闾皆吾与,疾苦毋吝言。惠利苟可及,念勿遗颠连。杜门惟独善,此见恐未然。良朋去七载,归锦

老木枯藤绞苍石,岚重云寒土花碧。巨灵探璞夜不眠,斧斤睥睨鱼龙泣。中分一片落溪边,此祠未睹乾坤前。试留名字与后世,戒尔谨护青瑶镌。

社风连日舟行迟,社公有马谁能骑。不妨酌我盎中绿,依旧离骚醉读时。

峭峻钓龙石,飞亭压其端。旷彻四无际,因之名达观。扳云跻大庭,仙路何纡盘。秋明澄远绿,晚霁凝新寒。城郭烟火稠,水陆渔樵安。偶暇按民俗,适游心意欢。鸣弦俯清流,对酒环苍山。重拂衣裾净,从带夕岚还。

击碎空明,沧浪晚、棹歌飞入。西山外、紫霞吹断,赤尘无迹。飞上冰轮凉世界,唤回天籁清肌骨。看骊珠、影堕冷光斜,蛟龙窟。长啸外,纶巾侧。轻露下,纤絺湿。听洞箫声在,卧虹阴北。十万江妃留醉梦,二三沙鸟惊吟魄。任天河、落尽玉杯空,东方白。

陶诗虽瘠元非枯,确论近出眉山苏。君诗不赠世作者,以暗投我如投珠。鄙人摹写不成就,妄指画狗为於菟。安得才似柳刺史,好辞玉佩鸣琼琚。

赵子昂书今第一,竹友二字大逾尺。结交此君者为谁,松江其家吾未识。想见仿佛如渭川,千亩比封环乃宅。根竹可曾掘作鞭,笋出不忍煮为食。青琅玕栖紫凤凰,可待九成击夔石。老夫客居杭州城,一苇可航不三日。不问主人即直造,谁知亦复有此癖。梦到霜松雪梅边,龟谷踞兮蛤蜊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