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步谒杨令於乌龙寺

举头廓廓见晴虚,山色秋光得自如。
杖履可行三里近,斧斤不赦万松疏。
上人坐设刀圭饮,乃祖家无担石储。
语罢寒温晚归去,相逢庆不问迁除。

作品评述

《晚晴步谒杨令於乌龙寺》是宋代朱翌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晴朗的秋日景色,以及诗人在乌龙寺与杨令相见的情景。

诗词中的译文:
抬头眺望,广阔的天空明澈虚无,
山色融入秋光,自然而然地展现。
拄着杖行走,距离乌龙寺不过三里,
斧斤砍伐不容忍,万松疏落稀疏。

上人坐在那里,摆放着刀和圭杯,享受饮酒,
祖先的家族并没有担负石储。
交谈结束,寒暖的晚风吹拂,我准备归去,
相逢的喜悦,无需问及迁移和除去。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描写,传达出宁静、宽广和喜悦的情感。整首诗以崇山峻岭的乌龙寺为背景,将秋天的山色与晴朗的天空相融合,表现出自然景色的美丽和恢宏。诗人行走在山间,描绘了松树疏落的景象,这种景色给人以宁静和放松的感受。

诗中的"上人"指的是杨令,他在乌龙寺中坐着享受饮酒,诗人与他交谈之后,感受到了归去的喜悦。诗人提到杨令的祖先没有积蓄石储,可能是在表达人们不贪恋物质财富的心态,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和欢乐。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交融,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简洁的语言,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际交往的赞美,呈现出一种平和淡泊的生活态度。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宁静、喜悦和对自然之美的领悟,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满足。

作者介绍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诗词推荐

毕方逐未去,里巷时狂走。念君箪瓢外,颜室空无有。误忧黎元谩,烜赫惊户牖。我虽厌迁次,寒突黔已久。平生昧奇字,安得君载酒。

朝来一穗看炉烟,遽挽银河下九天。东海不冤私自幸,南阳高卧且随缘。佳名德雨闻前代,尺字商霖证昔年。老子婆婆那辨此,两翁心印有人传。

识子十年何不遇,只爱欢游两京路。朝吟左氏娇女篇,夜诵相如美人赋。长安春物旧相宜,小苑蒲萄花满枝。柳色偏浓九华殿,莺声醉杀五陵儿。曳裾此日从何所,中贵由来尽相许。白夹春衫仙吏赠,乌皮隐几台郎与。新诗乐府唱堪愁,御妓应传鳷鹊楼。西上虽因长公主,终须一见曲陵侯。

凿堤要水近,依竹任迳斜。残叶时委地,晚笋犹穿沙。不知人间世,况论空中花。却思城市喧,阁阁鸣群蛙。

秋风常恐到无期,一雨便兴摇落悲。痴病相攻今转甚,囊空何以致高医。

苍头背锦囊,别我渡淮乡。一去又无信,相思几断肠。柳桥初过雨,瓜步正斜阳。知已同行乐,应忘归路长。

开缄试雨前,须汲远山泉。自绕风炉立,谁听石碾眠。轻微缘入麝,猛沸却如蝉。罗细烹还好,铛新味更全。花随僧箸破,云逐客瓯圆。痛惜藏书箧,坚留待雪天。睡醒思满啜,吟困忆重煎。祇此消尘虑,何须作酒仙。

莺迁与鶂退,十载泣岐分。蜀道重来老,巴猿此去闻。晓程侵岭雪,远栈入谿云。莫滞趋庭恋,荣亲只待君。

薜荔作禅庵,重叠庵边树。空山径欲绝,也有人知处。

吾腹如鸱夷,但满贮醇酒。外圆故不滞,中静一无有。纷纷千百辈,纳若一尘垢。下而至真源,保之故难朽。

送君应典鹔鹴裘,凭仗千钟洗别愁。脱帽风流余长史,(君喜草书而不工,故以此为戏。)埋轮家世本留侯。(张纲,子房七世孙也,犍为武阳人。墓在今彭山,君岂其后耶?)子河骏马方争出,(麟府马,出子河汊。)昭义疲兵亦少休。(唐称昭义步兵,盖泽潞弓箭手。)定向秋山得嘉句

雨露汪洋四海春,岭南岭北多归人。朝中贤士罕过此,莫惜青钱呼白鳞。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灵橘无根井有泉。

风掠浮萍水面来,翠绡成段接还开。无情却似多情物,不到诗中不肯回。

一自梅边惹著春,山川草木顿精神。晚来风起香无际,认得香根有几人。

军中频宴乐,醉后拥雕鞍。紫塞连天远,黄云拂地寒。羌儿叱拨马,胡女固姑冠。两两三三去,营门倚笑看。

数点梅花玉雪娇。烟水篱边,兰袅青梢。横斜疏影月黄昏,谁使天香,暗淡飘飘。半醉佳人酒未消。宾髻偏时,插更斜袅。尊前还唱早梅词,琼醑何如,□□□□。

斯文未摇落,右序启哲人。胸中悟复悟,笔底新又新。幻为九色丝,銮坡演明纶。兵民总疲羸,夜直烦前陈。

罨画春树碧,逢迎系行舟。酒尽可以起,更作须臾留。我方鹤投笼,君已鹰脱鞲。相期在岁晏,赠之珊瑚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