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挠支干始,中年记忆荧。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因忆两首(其一)》

出自清龚自珍的《因忆两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dà náo zhī gàn shǐ , zhōng nián jì yì y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年:(名)四五十岁的年纪:~妇女|人到~。

记忆:(动)把印象保留在脑子里;回想得起;记住或想起:唤醒~。②(名)保留在脑子里的印象:~犹新|美好的~。

支干:亦作“支干”。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原诗

因忆横街宅,槐花五丈青。

文章酸辣早,《知觉》鬼神灵。

大挠支干始,中年记忆荧。

东墙凉月下,何客又横经。

诗词推荐

云间征鴈水间栖,矰缴方多羽翼微。岁晚江湖同时客,莫辞伴我更南飞。

看山日日上孤城,不问云昏与雪晴。六六高峰长秀色,双双啼鸟忽春声。心惊流水光阴逝,身慕冥鸿羽翼轻。方促吏文严指使,不知诗兴坐中生。

近市危楼通野寺,隔溪高柳接京华。荡舟不怕风波急,看尽芙蓉十里花。

世故谁能必?书生妄自期。年光卷中过,心事鬓边知。零落花随水,轮囷笋突篱。晚晴山尽出,徙倚独移时。

青梅雨中熟,樯倚酒旗边。故国残春梦,孤舟一褐眠。摇摇远堤柳,暗暗十程烟。南奏钟陵道,无因似昔年。

事因前定漫驱驰,谙尽人间合似痴。万卷经纶大儒业,一生忠愤上天知。长安又见垂杨老,淮甸将兴故因悲。鸡彘竹篱归梦否,会閒方称是男儿。

檄到中原杀气销,穹庐那敢说天骄。今年蕃始来和汉,即日燕当远徙辽。北土未乾遗老泪,西陵应望孝孙朝。著鞭往矣功名会,麟阁丹青上九霄。

南面修文德,东吴纳土疆。苍生思抚育,丹诏择循良。乌府官新转,龙头桂旧香。渡江骢马瘦,重地绣衣长。纶阁材知屈,苏台俗必康。恩流一车雨,威凛柏台霜。休假寻山寺,行春泊野塘。白公是前政,鲁望有维桑。求瘼心虽切,颐神道岂妨。煎茶虎丘井,捣药木兰堂。笋蕨供家馔,园林

倚阑心目净,万面一磨铜。欲画画不得,托言言更穷。阴晴山远近,日夜水西东。此意知谁会,鸥边独钓翁。

华亭新伟观,胜地得高雄。凭栏徒倚要眇,万里景无穷。好是江流萦绕,那更云天舒阔,叠嶂倚晴空。眼界无尽藏,怀抱有清风。主人贤,开绮席,泛金钟。放怀一笑,许我满酌醉颜红。只恐玺书即下,促起飞凫东去,行作黑头公。还记今朝客,曾待一杯同。

庵前谁为子磨{博十换土},春莺巧啭忽当筵。共嗤白传辛勤甚,万唤千呼始上船。

道德诸儒表,文章大雅人。杏园三月暮,花县一回春。脱屣官情薄,转头时事新。猗兰芳未沫,世业不沈沦。

京洛先生三尺坟,阴风惨惨土和云。从来有感君皆哭,今日无君谁哭君。

射尽白羽箭,战士不肯去。春来草痕赤,旧日留血处。

群公谁让位,五柳独知贫。惆怅青山路,烟霞老此人。

崦里桃花逢女冠,林间杏叶落仙坛。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

雨声才歇雪漫漫,深恐梅花不耐寒。破晓踏泥来问讯,细看枝上喜平安。

欲敛未敛云浴浴,似见未见山曨曨。人家无宾衬衡宇,草村高低深佛宫。西峰定有一罅日,东岭岂无千丈虹。俗人不识莫与道,总在空蒙苍莽中。

江共烟云远,山连薮择长。日从三伏烈,风借九秋凉。休作桃花观,聊同柏子香。相逢无一事,不必下禅床。

桃花枝重肉红垂,萱草抽苗抹绿肥。正语暖莺风细细,著双寒燕雨稀稀。亭台物景兼飘絮,宅院时情渐夹衣。指背挟肩行乐事,不甘离索向芳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