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杨士奇的《送袁止安太常受诰后还馀干(其三)》
拼音和注音
xiāo sàn fú yún liú shuǐ zōng , shào nián hú hǎi yǔ jūn t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浮云:1.指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2.飘忽不定;3.骏马名等。
流水:1.流动的水;活水。2.谓水向低处流逝。3.形容流逝的岁月。4.像流水一样接连不断。5.京剧的一种板式。节奏紧促,每个分句之间停顿不明显,是一种叙述性较强的曲调,用于表现轻松愉快或慷慨激昂的情绪。6.指商店的销货金额。
湖海:湖泊与海洋。指湖泊。泛指四方各地。指浪迹江湖﹐不与朝政。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原诗
萧散浮云流水踪,少年湖海与君同。
岂知黄鹤楼前别,又向苍龙阙下逢。
圭组有时还暇逸,琴书随意共从容。
无应俱傍西江住,独自蒲帆趁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