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金鱼池和人》
拼音和注音
huái liǔ tiān tán xià , zhū míng shǔ qì zh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暑气:暑气shǔqì盛夏的热气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水浒传》
天坛: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建筑。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总面积为273公顷。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槐柳天坛下,朱明暑气蒸。
银灯烧夜月,铜碗卖春冰。
苏合裘初解,芙蓉舫可乘。
美人油壁至,多自越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