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丘迟的《题琴朴》
拼音和注音
bù cí qù gēn běn , zào xī yǎng guāng y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辞:不辞bùcí乐意去干,不辞让或不推辞不辞劳苦
辞去:辞别而去。去世的婉辞。辞掉,请求解除自己的工作。
根本:(名)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教育是国家的~。[近]基本。②(形)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原因|~措施。[近]基本。③(副)从头到尾;完全(多用于否定):他~没有参加。④(副)彻底:问题已经~解决。
仰光:仰光yǎngguāng缅甸联邦首都。全国最大商港,人口万。
丘迟
丘迟(464—508),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丘灵鞠之子。南朝梁文学家。初仕南齐,官至殿中郎、车骑录事参军。后投入萧衍幕中,为其所重。梁天监三年,丘迟由中书侍郎出为永嘉太守。 丘迟诗文传世者不多,所作《与陈伯之书》,使陈伯之拥众八千归降, 其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劝伯之自魏归梁,是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之作。
原诗
边山此嘉树,摇影出云垂。
清心有素体,直干无曲枝。
凡耳非所别,君子特见知。
不辞去根本,造膝仰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