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贯休的《山居诗二十四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xiū xīn wèi dào wú xīn de , wàn zhǒng qiān bān zhú shuǐ li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水流:1.江、河等的统称。2.流动的水:河道经过疏浚,~畅通。
无心:(动)没有心思:~学习|~工作。②(副)不是故意的;无意:言者~,听者有意。[反]有心。
心地:(名)①指人的用心;心肠:~纯真|~善良。②心情;心境:~豁然开朗。③指气量:~狭窄|~开阔。
千般:多种多样。
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原诗
难是言休即便休,清吟孤坐碧溪头。
三间茆屋无人到,十里松阴独自游。
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
修心未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