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咏

镜中美人明月光,琼肌玉腕相芬芳。
凌波而往褰素裳,桃李不敢夸朝阳。
采莲归来还采菱,楫短潮逆娇不胜。
牵浮揽沈亦自矜,槎牙四角生寒冰,南山桂花飞上层。

作品评述

《采莲咏》是明代沈一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镜中美人明月光,
琼肌玉腕相芬芳。
凌波而往褰素裳,
桃李不敢夸朝阳。
采莲归来还采菱,
楫短潮逆娇不胜。
牵浮揽沈亦自矜,
槎牙四角生寒冰,
南山桂花飞上层。

诗意:
这首诗词以采莲为题材,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月光下采莲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她的美貌和高贵,以及自然界的美丽景色。诗中还暗含了对朝阳的褒奖,将其比喻为桃李,表示它不敢与女子的美相媲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美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明代诗人的才华。诗人以镜中美人的比喻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明月光的照耀更加凸显了她的绝世容颜。琼肌玉腕的描写展示了她的肌肤之美。女子凌波而行,褰起素裳,形象优雅婉约。诗中的桃李和朝阳是对女子美丽的赞美,显示了她的高贵和出众之处。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诗人采莲归来的情景。楫短潮逆,指的是楫(划船的桨)很短,潮水逆流,形容了回程的困难。娇不胜是说女子的娇美无法承受这样的困苦。牵浮揽沈亦自矜,表达了诗人自豪地推船,以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华。

诗的最后两句描述了南山桂花飞舞的美景,将自然景色与女子的美进行对比,增添了整首诗词的壮丽气势。

《采莲咏》通过对女子美丽的描写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展示了明代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意境都相得益彰,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推荐

听说忠臣孝子,不论往事今人。衣上淋浪清泪,一生长为君亲。

亦恶人言如处仲,爱闻伎说似司空。假饶眼耳浑相似,正恐肝肠自不同。

江山倏清丽,云月助色泽。向来面面景,今日谁洗涤。主人倚晴槛,回首笑谓客。府公实知己,馀事懒经画。帲幪廓大厦,轩窗开泽园。架檐逼象纬,植础压卤斥。仰看天宇大,俯觉地轴窄。端如倩巨灵,妙手重开辟。此兴固非浅,无入不自适。华关望中敬,棠阴坐上得。波光动藻井,帆影

句曲有仙居,桃源景不如。树根曾系艇,石室旧藏书。溪晚秋波净,岚晴宿雨余。何当问真隐,松下坐茅庐。

朝行敷水上,暮出华山东。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日余久沦汩,重此闻霜风。淅沥入溪树,飕飗惊夕鸿。凄然望伊洛,如见息阳宫。旧识无高位,新知尽固穷。夫君独轻举,远近善文雄。岂念千里驾,崎岖秦塞中。

雕鹗逢秋已恨迟,公才如此尚谁羁。江城樽俎未三月,世路干戈方百为。去马便如千里别,断葭已作十分披。它年若下襄城路,鞭影应能指具茨。

红蓼千堤挺蕊,苍梧一叶辞柯。夜阑清露泻银河。洗出芙蓉半朵。解带初开粉面,绕梁还听珠歌。心期端的在秋波。想得今宵只我。

君妇持家政,于归尔在前。蕙兰题姓氏,荆布择姻缘。正色常忠谏,平心每善全。嗟乎真畏友,一夕径飘然。

月明如水山头寺,仰面看天石上行。夜半深廊人语定,一枝松动鹤来声。

今夕知何夕,相逢莫漫愁。凉颸开北牖,新月挂西楼。重惜经年别,贪延数刻秋。明朝河汉隔,西向望牵牛。

寒风飒飒夜苍苍,腊月江城卧雪霜。只为食鱼常作客,偶因闻雁又沾裳。青山梦里行难到,白发愁中镊更长。不见北堂萱草色,忧心那得暂相忘。

山水清音屡见招,经丘寻壑尚逍遥。宅门南北双桐木,篱径高低万菊苗。特创小亭观藓石,待穿枯沼架茅桥。忽思万事皆虚幻,何苦空将百虑焦。

往游故喜秋无暑,今至还欣夏有凉。褦襶不能来热客,泠然听我梦还乡。

甫里旧深隐,夫君道不行。清名身后在,明月夜来生。寒水曾垂钓,春田久废耕。空遗散人传,千古见高情。

取之左右逢其原,香严腊月火烧山。对面谩人犹伫思,打得香严也是闲。

白发添双鬓,空宫又一年。音书鸿不到,梦寐兔空悬。地远星辰侧,天高雨露偏。圣期知有感,云海漫相连。

径尺千馀朵,人间有此花。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轮台客舍春草满,颍阳归客肠堪断。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五侯贵门脚不到,数亩山田身自耕。兴来浪迹无远近,及至辞家忆乡信。无事垂鞭信马头,西南几欲穷天尽。奉使三年独未归,边头词客旧来稀。借问君来得几日,到家不觉换春衣。

龙虎江山未改形,临高一目但青青。春风岂是无才思,不洗从来战伐腥。

东晋陶元亮,西京董仲舒。高风敦薄俗,妙论见遗书。水石伤新窆,松篁惨旧庐。楞伽今在否,此道发明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