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唱臣和
- 拼音jūn chàng chén hè
- 成语繁体君唱臣咊
- 成语解释唱:歌唱,吟咏;和:应和。形容臣子紧紧遵循君主的旨意办事。
- 成语出处《晏子外编》:“君唱臣和,教之隆也。”
-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政治等
- 成语例子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君唱臣和,君先臣随。”
-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反义词
词语解释
- 唱:歌唱,吟咏;和:应和。形容臣子紧紧遵循君主的旨意办事。
“君唱臣和”单字解释
君:1.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敬辞。称对方:汪~。诸~。...
和:[hé] 1.平和;和缓:温~。柔~。~颜悦色。 2.和谐;和睦:~衷共济。弟兄不~。 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媾~。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弄得百姓不得安生。 4.(下棋或赛球...
唱:1.口中发出(乐音);依照乐律发出声音:独~。合~。演~。~京戏。~一支歌。 2.大声叫:~名。鸡~三遍。 3.歌曲;唱词:地方小~。《穆柯寨》这出戏里,杨宗保的~儿不多。...
臣: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忠~。君~。 2.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 3.姓。...